古代,就用重选法从砂里淘金。明《天工开物》中记载有分选铁矿砂和锡矿砂的淘洗盘。1848年在德国出现了第一台机械传动活塞跳汰机,1893年美国威尔弗利 (A.Wilfley)发明摇床。1921年应用重介质分选机选别块煤。1943年美国用汉弗莱斯 (I.B.Humph-reys) 研制的螺旋选矿机从海滨砂矿中回收铬矿。60年代研制成赖克特圆锥选矿机,中国的离心选矿机和40层摇动翻床等矿泥选别设备。重选发展的特点是:①能处理的物料由块体、粗粒向细粒、矿泥扩展。重选已能选别20μm的矿石;②除重力外还引入了其他作用力,以强化重选过程;如离心选矿机与摇动翻床中分别加上离心力与剪切力,使矿泥的选别效率得以提高;③设备的大型化、多层化。理论研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开展。18世纪牛顿和1851年斯托克斯 (G.G.Stokes) 提出的运动阻力公式是重力选矿的基础;1867年奥地利雷廷格尔(P.R.von Rittinger)提出等降现象,导致窄级别入选。20世纪早期美国里恰兹(R.H.Richards)及苏联利亚先科(П.Β.Лященко)对于干涉沉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德国麦尔 (F.W.Mayer)提出跳汰分层的势能假说。这些都标志着重选日益从工艺实践发展成工程学科。20世纪 50年代英国巴格诺尔德(R.A.Bagnold)关于矿浆受剪切时在与剪切相垂直的方向将产生分散压的理论,促进了矿泥选别设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