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环保小筑:地质科学院创新,矿洞锑污修复系统走向实用化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11月25日消息,近段时间,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功研发矿洞涌水锑污染修复系统,推进试点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在矿山环境治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该所生态地质调查评价团队针对南水北调水源区东秦岭锑矿带复杂的环境介质污染问题,开展环境多介质污染调查,查清了矿硐涌水是区域锑污染重要源头,依托地势落差、结合载贵金属纳米树脂吸附除锑特性,构建了一套无动力驱动的自发式矿硐涌水锑污染修复系统。该系统借鉴隧道工程地下水冗余密封技术,利用背水面防水抗渗材料,成功开展矿硐裂隙渗水封堵的新应用,从源头上控制锑污染的产生,进一步巩固治理效果。 该系统已在卢氏县庆家沟和南屿沟两处代表性矿硐进行试点应用。场地应用证实,该系统野外环境运行稳定、除锑效率高、成本较低、环境友好、易于工程化应用,得到了矿山企业关注和认可,已在相关企业开展锑矿山矿硐水治理技术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