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运行工况:手动方式,三台磨组运行。
事故现象:报警断煤后又跳磨。汽包水位下降,汽温下降,(当时没投CCS)负荷下降。
事故处理:
1、投油枪、减负荷、暖备用磨,手动增加另外运行磨组的给煤量,处理基本都正常(但是加煤太快)。
2、由于没有注意主汽温的变化,当煤量、给水、汽包水位调整正常后,发现主汽温达560℃以上,迅速增加减温水,但由于已晚,主汽温度一直上升,最高升到583℃,并且远远超过手动MFT时间。
存在问题:
1. 由于是新机组,对给煤量的掌握不准,增加的速度过快、过多,不适当;
2. 正常运行时,由于水位调节不能投自动,造成注意力分散;
3. 由于单纯要求经济指标,在减温水调节阀不能安全关闭的情况下,改用电动门来调节减温水量,而该电动门又不是自动的,可在事故时又忘记开此电动门,是这次主汽汽温高的主要原因;
4. 新机组,人员没有处理事故的经验;
5. 没有及时手动MFT,处理事故不果断,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拼设备,怕担责任;
6. 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事故预防:
1. 重要设备的缺陷要及时消除;
2. 调整好经济运行和安全的关系;
3. 实际操作人员要急而不乱,参数要看全,非操作人员要多提醒、少干预;
4. 机、电、炉的配合,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位;
5. 根据汽压调整负荷、水位、燃料量。
其它:
1. 在没有技术积累和其它公司成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根据少数人的想象就直接下达命令;
2. 对于这次锅炉高超温,有可能带来的设备损坏,应做一个评估(今后的大小修工作中要进行特别的检查);
3. 对于事故的总结工作一定要到位,真正做到“不放过”。而这个“不放过”是要增加一个起到:指导以后工作的作用,事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训!炉主汽温达598℃
具体工况不详,仅说过程:
1. 启动某一台磨组,因为不下煤,造成炉膛负压下降较大,故开大送风量,而引风机有一些超调,进一步使负压下降,运行人员因经验不足,再次调大送风量。
2. 就这样进行了几个调整过程后,当旁观者看到氧量达到七点几以上时,就说氧量太高时,再看主汽温已达到非常高了,这时赶紧调整主汽温,经过努力,汽温降了下来,但是,最高时主汽温达到598℃。
事后,因为曲线上的汽温过高,怕查出来要处理,就想办法对曲线进行了修改。
后来了解,应当是在降负荷的过程中,停一台磨组。看到负压下降较大,赶急加送风,因为是新手,再后来,就把送风量大的事给忘了,只减负荷,忘了减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