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一、“余热烘干法(带压放水)”的目的和规范:
锅炉停炉后,为防止受热面内部腐蚀,应采取措施,认真做好防腐工作。停备用锅炉防腐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停用设备所处的状态,停用期限的长短,设备系统的严密程度等确定。
1.锅炉停用在48小时以上者,均应进行保养。
2.备用锅炉施行保养的命令由值长下达。
3.备用锅炉的保养方式:一般采用“余热烘干法(带压放水)”。
二、“余热烘干法(带压放水)”的具体操作要求:
1. 停炉后紧闭炉膛,使锅炉自然泄压。
2. 当汽包压力降至0.5~0.8Mpa时开始带压放水。从大直径管开始下降管,省煤器,水冷壁,各过热器疏水门等。
3. 当汽包压力降至0.2Mpa时开各空气门,向空排汽,事故放水。
目的利用炉内余热烘干受热面,使受热面保持干燥,防止受热面内部腐蚀。
注意事项:锅炉如结焦严重,适当延长放水时间
三、为什么规定是0.5~0.8MP开始带压放水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定,这里来解释一下:
1.如果压力太高,人员不安全,很多疏水放气都是手动门;
2.如果压力太低,对应饱和温度太低,难免有饱和水(甚至未饱和水)沉积在过热器受热面内;
3.锅炉在这个压力变化范围内,对应饱和温度的变化最大,也就是说,如果降压速度达到一定的数值的话,那么对应的过热器里始终是过热蒸汽,及时排入大气,尽量减少过热器残存的水。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控制参数是降压速度,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降压速度,如果降压速度过慢的话,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候,锅炉内的水,都是饱和水,在压力下降的时候,都有对应的水进行蒸发,形成饱和蒸汽,而形成饱和蒸汽的这部分水要进行吸收汽化潜热,如果压降速度小的话,汽水蒸发后吸收的汽化潜热使剩下的水
没有能力继续蒸发;
那么蒸发出去的蒸汽只是饱和蒸汽,有可能在过热器管壁上继续凝结;但是反过来,如果压降速度足够大,使水能够连续蒸发,并且前一段时间蒸发的蒸汽始终在过热器中有一定的过热度,这样,过热器中的蒸汽就不容易凝结,减少了过热器村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