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锅炉做冷态通风试验调试的目的
通过锅炉冷态通风试验,检查燃烧器和烟风道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检查烟风系统和制粉系统的严密性;对锅炉机组中的风烟、燃烧系统有关测点进行检查,并对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测量元件进行标定;检查并调平每台磨组出口4根一次风管的风速;冷态模拟炉内燃烧动力工况,观察一次风喷口射流情况和炉内空气动力状况,为下一步整个锅炉燃烧调整提供依据,确保锅炉燃烧充分,从而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锅炉做冷态通风试验调试的步序
1 烟风系统风门动态检查
按顺序依次启动引风机、高压流化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调整炉膛出口压力维持在-100~-150Pa。
对系统内所有风门进行开关试验,确保灵活、准确和可靠,查出存在的缺陷,由施工单位进行消缺处理。DCS上各温度、风压、风量等应能显示可靠。
2 锅炉漏风试验
首先关闭所有的人孔门、观察孔、测量孔,给煤机关闭下煤插板,开启播煤风、送煤风挡板,启动引风机、高压流化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使炉膛出口压力达到300Pa(引风机入口应呈微正压),在二次风机、一次风机入口各加入约300kg滑石粉(材料由相关单位准备),然后停止风机。在外部检查炉膛及烟风道,凡是有白灰的地方均应检查泄露原因并及时消除。
3 风量测量装置标定
用标准动压测量元件对一次风左右总风量、二次风左右总风量、返料风上升段和下降段、播煤风、给煤机密封风等测风装置进行标定。通过改变相应的风门挡板开度改变风量,并在不同风量下(选取三种工况,取平均值)分别记录标准测量元件和被标定测量装置的动压值,由此计算出测风装置的流量修正系数。
4 测定炉膛布风板空板阻力特性
逐渐增加一次风机转速,平缓地增加风量,调整引风机负荷,维持炉膛出口压力为-100~-150Pa左右,记录布风板上下风压测量装置数据的变化,一直增加到最大风量, 然后再从最大风量逐渐降低一次风机、引风机转速,一直减少到最小风量,并记录相应的风量和风压,用上行和下行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流化床布风板阻力的最后数据。
5 返料器阻力特性试验
在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测定的同时进行返料器阻力特性测试,返料风阀门从全关至全开,选不同工况下记录返料风室压力、流量;再逆向降低返料风量进行试验直至风门全关,记录返料风室压力、流量,用上行和下行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返料器阻力的最后数据。
6 料层阻力特性
床内铺上1200mm、1100㎜、1000mm厚,粒度为0~8mm的流化床锅炉底渣(不符合标准应过筛处理),调整炉膛出口压力为-100~-150Pa左右,逐渐增加一次风机、引风机出力,平缓地增加风量,记录一次风测速装置数据的变化和风室风压,一直增加到最大风量,然后再从最大风量逐渐降低一次风机、引风机转速,一直减少到最小风量,并记录相应的风量和风压,用上行和下行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流化床料层阻力的最后数据。
7 布风板均匀性试验
在1000mm料层厚度下,慢慢加大一次风量,使床料充分流化起来,经2~3分钟后,迅速停止一次风机、引风机,然后观察料层厚度的分布情况。若料层在整个布风板上分布平整,无凹陷和突起,可认为布风均匀。
8 确定料层厚度为1000mm时的冷态临界风量
在布风板上铺上厚度为1000mm的料层,调整炉膛出口压力为-100~-150Pa左右,逐渐增加一次风机、引风机转速,平缓地增加风量,当床料刚好达到正常流化时的风量,即为此料层厚度时的冷态临界流化风量,记录此时的一次风总风量、测量装置的差压。
9 返料器流化试验
布风板试验完毕后,返料器内以沉积有细灰,此时作返料器的冷态流化实验,首先确定返料器内物料的厚度,逐渐开启返料调节门,设专业人员密切监视炉膛内返料情况,炉膛内开始返料时联系操作人员停止调整返料风门,并记录该状态下各风量、风压(此状态下即是最小流化状态),测量完毕后打开人孔门检查物料平整度,如出现不良现象查明原因,通知有关人员消除。
10 轴流风机解、并列试验(引风机)
A. 轴流风机解、并列试验在锅炉冷态通风试验结束后,停风机前进行。
B. 风机在运行状态,保持A、B引风机动叶开度在50%左右,逐渐关小A引风机动叶开度,B引风机动叶开度保持不变,相应调节二次风机出力,保持炉膛负压。
C. 观察引风机是否发生喘振现象。如果A引风机动叶开度减小至0%,且正常运行,表明引风机解列试验成功。若引风机发生临界喘振现象,应逐渐关小喘振风机动叶开度直至喘振消失,正常后将A、B引风机动叶开度调整到45%及以下开度重复上述试验,直至引风机解列试验成功。
D. 将B引风机动叶开度调至50%,相应调节二次风机出力,保持炉膛负压。
E. 逐渐开大A引风机动叶开度至50%,观察引风机是否发生喘振现象。假如引风机正常运行,表明引风机并列试验成功。若引风机发生临界喘振现象,应逐渐关小喘振风机动叶开度直至喘振消失,正常后将B引风机动叶开度调整到45%及以下开度重复上述试验,直至引风机并列试验成功。
F. 同样操作进行B引风机操作。
详细记录所有的冷态试验参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