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钢铁工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海炫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现阶段国内钢铁工业仍存在大量尚未利用的余热余压资源,须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例如,炉渣显热温度高,排出温度约1400~1600℃,余热资源丰富,但由于其为间歇式排出,回收利用困难,目前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焦炉荒煤气显热温度高达650℃~700℃,所带出的热量约占向焦炉输入热量的30%35%,尽管很多企业都进行过回收利用方面的尝试,但仍存在诸多须要完善的地方;钢铁生产过程消耗的大量循环冷却水,水温为40~60℃,目前除一部分改用汽化冷却技术外,大部分尚未得到利用。

  综上所述,按余热余压资源回收利用的应用普及程度和成熟性,钢铁企业余热余压资源可分为3类。

  一是品质较高且稳定、回收利用可行性高的余热余压资源,如各类煤气、高温烟气余热等,目前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回收利用。如何进一步提高能效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是品质略低但技术成熟、具有回收利用可行性的余热余压资源,如焦化烟道余热、烧结大烟道余热、高炉冲渣水余热、空压机余热、循环冷却水余压等,目前应用普及率仍较低。因此,进一步推广普及,同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是现阶段仍处于研究阶段、回收利用尚有一定障碍的余热余压资源。进一步加强研发力量,实现回收利用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分析认为,目前钢铁工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已建设施未充分发挥效果,余热余压资源利用水平仍偏低。随着企业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各企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力度不断加大,但部分回收利用设施建成后未充分发挥节能效果,企业实际余热余压资源利用水平仍偏低,究其原因,包括技术选择不当、设计施工不规范、片面追求节省初投资和操作运行不当等多方面因素。
  余热余压优化配置的理念须提升,技术集成度低。尽管企业不断加大节能减排项目的投入,但部分企业对于节能项目的选择仍停留在盲目跟风阶段,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综合比选,通常只是多个项目的简单叠加,认为数量越多,效果越好,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总体看来,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仍缺乏系统优化配置的理念,技术集成度低。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难度增大,空间越来越小。随着节能减排的逐步深入,传统成熟的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如干熄焦发电、TRT发电、煤气发电等技术已在钢铁企业得到广泛普及,未来的回收利用空间越来越小,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突破瓶颈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的发展趋势
  
  能效水平的不断提升仍是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的基本立足点。能效被认为是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之外的第五大能源。对于钢铁工业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在任何发展阶段均应以提高能效为基本立足点。

  因此,无论是现阶段已获得广泛推广普及的、尚未广泛推广的,或是现阶段回收利用尚有一定障碍的余热余压资源,均应将不断提升能效、提高回收利用品位作为未来发展的根本。

  系统耦合及集成优化是提升回收利用水平的重要转折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至今,面临产能过剩和日益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正经历从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乃至科学发展的转变。
  钢铁生产过程各工艺流程相互紧密相连,因此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也同样须要实现从简单追求回收数量向注重回收质量乃至科学合理回收利用方式的转变。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多系统耦合分析、集成优化,实现优化配置将成为提升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水平的重要转折点。

  技术的不断创新仍是提升回收利用水平的关键。在未来发展阶段,技术的不断创新仍将是进一步提高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水平的关键。面对回收利用难度增大、空间缩小的严峻形势,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化解现阶段节能瓶颈的关键,这需要相关科研院所、研究机构、设备生产制造企业、钢铁生产企业的共同协作和努力。

  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平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钢铁企业由于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深度、产品结构、能源结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企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方式和效果不同,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拥有和掌握所有的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因此,通过第三方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平台,实现取百家之所长成一家所用,将在未来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