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让盐碱地变成“聚宝盆”!这一套治理盐碱地的“组合拳”很管用

 环保微世界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良田成方,钢架温室大棚连片,瓜果蔬菜四季常青……玉门昔日“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盐碱戈壁荒滩,变成了如今的幸福粮仓和果蔬园。

“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是玉门市柳湖镇、独山子乡、六敦镇等移民乡镇,以前盐碱地影响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科技的助力下,原本难以利用的盐碱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数据显示:玉门市现有盐碱地61.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9.56%。为提高耕地质量,玉门市打出了一套治理盐碱地的“组合拳”,目前已经改良盐碱地19.4万亩。

近年来,玉门市把改良好的地块作为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区,集成引进优良品种、北斗导航系统、精量播种、深翻深松、水溶专用肥、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滴灌和空地一体植保等关键技术,试验推广的小麦浅埋滴灌种植模式,亩均产量达500公斤以上,推行玉米宽窄行密植水肥调控吨粮田种植技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创建吨粮田6万亩,提高了种植水平,促进了节本增效。

下一步,玉门市将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从2025年至2035年,改造剩余的41.9万亩盐碱地,全面发展壮大盐碱地特色农业。

最新回复
发布回复
回复环保微世界:实践证明,以盐碱地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生态改良为目标的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不仅不与农业争水,开辟了水产养殖新空间,而且降低了土壤盐度,让荒废的盐碱水土重现生机,构建了宜渔则渔、宜农则农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保障农业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储备后备耕地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回复环保微世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我国盐碱地多,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