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环保联盟:猪粪玉米秸秆研究有新发现,意义重大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养殖业污染防治创新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猪粪与玉米秸秆在厌氧干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与氨氮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这一成果不仅为厌氧干发酵技术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还促进了养殖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化学工程》上。 该研究发现,通过外源性添加低浓度的氨氮,可以有效缓解因挥发性脂肪酸过度积累所导致的酸抑制效应,并促进与乙酸营养型产甲烷途径相关的功能酶编码基因的表达(基因被转录成信使核糖核酸,并进一步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从而使甲烷的产率实现从1.7%至18.1%的提升。然而,当氨氮浓度过高时,会抑制与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相关的功能酶编码基因的表达,进而加剧酸抑制现象,导致甲烷产率大幅下降,降幅介于65.7%至69.8%之间。 据悉,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方法来优化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从而提高相关甲烷生产的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不仅加深了对畜禽粪污厌氧干发酵过程的理解,还为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能源转化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