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东营市利津县:只能种棉花的盐碱地“脱胎换骨”,亩产玉米超1200斤

 修复行家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10月14日讯,东营市利津县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托管种植的15000多亩玉米近日喜获丰收,通过一系列整理改良,这些原本只能种棉花的盐碱地“脱胎换骨”,今年亩产玉米籽粒超过了1200斤。

利津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全程托管的盐窝镇鲍王庄村玉米种植基地今天展开收获,合作社十多台玉米收割机、秸秆粉碎青储机来往穿梭,一边机收玉米,一边展开秸秆粉碎青贮作业。农户们看着一车车饱满的玉米棒倾泻而下,金黄满仓,不由得对合作社连连称赞。

农户王文儒说:“以前咱的盐碱地户上种的时候,不大长东西,也就是唯一种点棉花,经过流转了给人家合作社,经过人家大面积的整理,逐渐很好了。”

利津县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全程机械化加农事综合服务典型社,拥有大型拖拉机、农机具240多台套,每年流转托管土地达到了4万亩以上。在全程托管的15000多亩盐碱地改良粮田项目中,他们通过全面发挥农业机械优势,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多措并举、多策并施,实现了改碱、节水、土地整理一蹴而就,丰产丰收。

最新回复
发布回复
回复修复行家:这改良技术太牛了!盐碱地都能变粮田,咱们国家的农业科技真是越来越强了,以后一定能喂饱更多人!
回复修复行家:多措并举、多策并施,实现了改碱、节水、土地整理一蹴而就,丰产丰收。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