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环保微世界:无人机和无人植树机器人真给力,效率比人工高太多了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春植之际,内蒙古作为我国治理荒漠化主战场、防御沙尘暴主防线,正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国土绿化。当地在治沙中融入大量科技手段。 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治沙现场,2台无人机吊运沙柳枝条,大型燃油无人机悬吊稻草精准投放,解决运输难题,提高运输效率。 无人植树机器人与半自动种植车成为“治沙利器”,前者19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沙柳种植,开沟、植苗、覆土一气呵成。当地巧用可降解容器种植技术,将沙柳和柠条幼苗植入无纺布育苗袋,调配保水剂与生根粉混入土壤,提高幼苗成活率。同时,鄂尔多斯市林草部门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卫星图像、无人机监测数据和地面实时位置,精准调整治沙策略。 2024年,内蒙古以科技赋能生态治理,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义务植树4300余万株,今年预计完成防沙治沙2000万亩以上。乡土树种沙柳在防沙治沙中作用重大,3到5年需平茬,平茬后能迅速萌发新枝,生长加快,不定期平茬会导致沙柳老化,固沙能力下降。 平茬后的沙柳枝条用于铺设沙障或扦插治沙,实现生态功能与经济资源的双重利用。内蒙古还推广“以工代赈”政策,吸纳低收入群众就业,且育苗充足,为治沙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