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汽车尾气、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灰尘等都是造成雾霾的“元凶”,而在环环相扣的城市生态圈中,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和雾霾的产生息息相关。不同城市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都是几百甚至几千万吨,这来一来,每天在路上跑的垃圾运送车和送入焚烧厂的垃圾都会产生很多排放,对雾霾的贡献不小。
不仅仅是雾霾,据多种文献报道,每吨垃圾焚烧会产生大约5000立方米的废气,还会留下很多的灰渣。虽然说排出的废气会经过烟气处理,但国内垃圾焚烧很多工艺还不成熟,因此排放的气体中还是有很多污染物,其中含有许多温室气体和有毒物质。即使是当今最好的焚烧设备,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也会释放出数十种有害物质,仅通过过滤、水洗和吸附法很难全部净化。
但你知道吗?
我校有这样一个项目
在不改变垃圾焚烧工况的前提下,
研制出集除尘和二噁英催化分解功能于一身的过滤系统
为我国国际先进性排放标准的制定
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满足了环保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它就是:
“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过滤袋和
高模量含氟纤维制备关键技术”
项目介绍
▼
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垃圾焚烧是破解“垃圾围城”的有效手段,但高温焚烧产生粉尘和二噁英。由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完成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过滤袋和高模量含氟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在不改变垃圾焚烧工况的前提下,研制出集除尘和二噁英催化分解功能于一身的过滤系统。项目提高了环保滤料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为我国国际先进性排放标准的制定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满足了环保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基于二噁英的催化分解特性,项目提出“截留-吸附催化分解”方式创建新型过滤系统:超细短纤作为滤料的迎尘层,截留粉尘和气溶胶二噁英;滤料中的催化纤维和置于过滤袋内的催化内芯,共同吸附催化分解气态二噁英。采用创建的含氟材料湿式共混方法,研发出负载催化剂的催化纤维和催化内芯、PTFE基超细短纤和高强长丝等过滤系统所需材料的加工技术和关键装备,实现了除尘和二噁英催化分解双功能过滤系统的规模化生产。
日前
这个项目经过一轮筛选,入选
2016中国十大纺织科学新闻评选活动
22条备选新闻
新年伊始,2016中国十大纺织科学新闻评选活动也进入关键阶段。自2016年10月启动以来受到了行业内外各方关注,经过第一轮筛选,22条备选新闻条目业已产生,多渠道的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本届筛选出的22条备选条目,既有来自地方科技局、行业协会、业内专家等渠道的推荐,也有企业的自荐。备选新闻涵盖了2016年度在纺织行业科技创新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并对行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新闻与科技项目,涵盖了智能制造、可穿戴、绿色制造、标准国际化等行业“十三五”重点发展方向。
点击阅读全文,让我们为我校13号项目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