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为什么电厂的机组综合经济指标控制不好?

 上海炫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一、供电煤耗率(g/kWh)

1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

1)发电煤耗率高

①锅炉热效率降低。

②汽轮机热耗率高。

③燃烧煤种煤质偏离锅炉设计值较大。

④季节因素影响。

⑤管道效率低。

⑥机组负荷率影响

机组平均负荷率低。

机组负荷峰谷差大。

机组负荷调整频繁。

⑦供热煤耗偏低

热、电耗煤量分摊方法不合理。

供热流量虚低。

供热参数虚低。

热网设备效率低。

 

2)厂用电率高

①辅机设备与主机不匹配、容量偏大或运行方式不合理,辅机设备效率低。

②机组公用系统运行方式不合理。

③煤质差。

④机组负荷率低。

⑤机组非计划减出力和非计划停运次数多。

⑥热、电耗电量分摊方法不合理。

⑦供热流量虚低。

⑧供热参数虚低。

⑨热网设备效率低。

3)能源计量不准确

4)管理原因

①供电煤耗率数据不准确。

②机组优化运行基准值未及时正确调整,影响耗差分析。

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④煤质监督管理不到位,入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偏差大。

⑤贮煤场管理不严,堆放不合理,煤场储煤损耗大。

⑥燃烧非单一煤种时,未进行合理混配煤。

⑦燃烧煤种变化后,未针对煤种特性及时制订、落实相应措施。

⑧节能降耗计划不合理,改造力度不够。

⑨管理不到位,设备可靠性差,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多。

 

2解决问题的措施

1)降低发电煤耗率措施

①提高锅炉热效率。

②降低汽轮机热耗率。

③控制入炉煤质量,选择适合锅炉燃烧的煤种。

④技术改造

采用先进的煤粉燃烧技术,使锅炉适应所燃煤种,提高燃烧效率。

空气预热器三向密封节能改造。

汽轮机汽封进行节能改造。

蒸汽系统疏水、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改造。

对汽轮机冷端系统进行性能诊断、改造。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

⑤其它详见管理措施。

2)降低厂用电率措施

①优化运行方式

优化制粉系统运行方式。

优化循环水泵运行方式。

优化除灰系统运行方式。

优化脱硫系统运行方式。

优化炉水泵运行方式。

优化输煤系统运行方式。

②加大风烟系统漏风治理,正常投用空气预热器三向密封挡板降低漏风,降低风机单耗。

③提高空气预热器吹灰效果,降低风烟系统阻力。

④控制入炉煤煤质,降低风粉系统、除灰系统、输煤系统及脱硫系统耗电率。

⑤做好辅机维修,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故障率,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具体详见主要经济指标中各主要辅机耗电指标有关措施。

⑥减少机组启停次数,特别是机组非计划停运。

⑦电除尘器供电方式优化改造。

⑧应用先进技术对能耗较高的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如对送风机、引风机、凝结水泵、给水泵等进行高效、变速改造。

3)管理措施

①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②挖掘机组启停过程中的节能潜力。

③加强耗差分析,及时调整基准值,不断完善机组优化运行管理工作。

④加强对气候及发电侧、用电侧信息的收集工作,与电网调度加强联系,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减少机组的启停次数。

⑤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竞赛活动,认真开展煤质监督工作。

⑥做好贮煤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煤场储煤损耗,凡燃烧非单一煤种的电厂,要实行混配煤责任制,每天根据不同煤种和锅炉设备特性,确定掺烧比例。

⑦根据大修前的试验结果制定完善的节能降耗技术方案,并在机组检修中实施。

⑧完善消缺制度,合理安排消缺计划,减少机组非计划减出力和非计划停运次数。

⑨制定合理的热、电耗煤量分摊原则,加强供热流量、温度、压力表计的管理。

⑩加强对供热参数的统计管理,确保准确无误,加强热网系统巡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二、发电煤耗率(g/kWh)

1 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

1)锅炉热效率低

①排烟温度高。

②锅炉吹灰效果不佳。

③灰渣可燃物损失大。

④锅炉氧量过大或过小。

⑤散热损失大。

⑥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大。

⑦进风温度损失大。

⑧煤质偏离锅炉设计值较大。

⑨汽水品质差,锅炉排污损失大。

⑩汽轮机高压缸排汽温度偏高与再热器不匹配造成减温水量增加。

2)汽轮机热耗率高

①汽轮机通流部分效率低

汽轮机高、中、低压缸效率低。

汽轮机高压配汽机构的节流损失大,(如:调节阀重叠度不佳等)

②蒸汽初参数低。

③蒸汽终参数高。

④再热循环热效率低,再热蒸汽温度低,再热器减温水量大。

⑤给水回热循环效率低,给水温度低。

⑥凝汽器真空差。

⑦汽水系统(疏放水系统、旁路系统)严密性差。

3)管道效率低

4)机组负荷率影响

①机组平均负荷率低。

②机组负荷峰谷差大。

③机组负荷调整频繁。

5)供热煤耗偏低

① 热、电耗煤量分摊方法不合理。

② 供热流量虚低。

③ 供热参数虚低。

④热网设备效率低。

6)管理原因

①发电煤耗数据不准确。

②机组优化运行基准值未及时调整准确,影响耗差分析。

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④煤质监督管理不到位,入厂煤和入炉煤热值偏差大。

⑤贮煤场管理不严,堆放不合理,煤场储煤损耗大。

⑥燃烧非单一煤种时,未进行合理混配煤。

⑦燃烧煤种变化后,未针对煤种特性及时制订、落实相应措施。

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力度不够。

⑨管理不到位,设备可靠性差,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多。

4)煤质差。

5)机组非计划减出力和非计划停运次数多。

6)能源计量不准确。

 

2 解决问题的措施

1)定期对电能计量器具进行校验,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2)参照优化系统主辅机的性能指标进行调整,保证辅机工作点处于高效区,并优化其运行方式。

①优化制粉系统运行方式。

②优化循环水泵运行方式。

③优化除灰系统运行方式。

④优化脱硫系统运行方式。

⑤优化输煤系统运行方式。

⑥优化炉水泵运行方式。

⑦优化吹灰系统运行方式。

3)加大风烟系统漏风治理,正常投用空气预热器三向密封挡板降低漏风,降低风机单耗。

4)提高空气预热器吹灰效果,降低风烟系统阻力。

5)控制入炉煤质,降低风粉系统、除灰系统、输煤系统及脱硫系统耗电率。

6)做好主要辅机检修、维护工作,减少故障率,保证较高工作效率(如:要确保给水泵汽轮机工作正常,尽量避免投用电动给水泵)。具体详见各主要辅机耗电指标有关措施。

7)合理调整辅机运行方式,降低机组低负荷段的辅机用电率。

8)合理安排机组检修和消缺,减少机组启停次数,特别是机组非计划减出力和非计划停运次数。

9)应用先进技术对能耗较高的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如对送风机、引风机、凝结水泵、给水泵等进行高效、变速改造。

10)电除尘器供电方式优化改造。

11)做好生产厂区内的照明优化,使用节能灯具,尽量减少照明灯的数量及照明时间。

12) 制定合理的热、电耗电量分摊原则。

13)加强供热流量、温度、压力表计的管理。

14)加强对供热参数的统计管理,确保准确无误。

15)加强热网系统巡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