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锅炉运行知识问答之三

 上海炫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35.运行中怎样正确使用一、二级减温水?

在正常运行中,调节主汽温度时,根据减温器布置位置应把一级减温器作为粗调汽温使用,喷水量尽量稳定。而把二级减温器作为细调汽温用。同时还应注意减温喷水量变化时应平缓,参照减温器的进出口蒸汽温度的变化,调整喷水量,杜绝二级减温器进口超温;当一级减温进口蒸汽超温时,应从燃烧方面调整、恢复。当二级减温调节投入自动时,应经常监视其工作情况,自动失灵时,及时切换为手动调节;当发现两侧喷水流量偏差过大时,应积极分析,查找原因并消除。

36.在锅炉启动初期为什么不宜投减温水?

在锅炉启动初期,蒸汽流量较小,汽温较低。若在此时投入减温水,很可能会引起减温水与蒸汽混合不良,使得在某些蒸汽流速较低的蛇形管圈内积水,造成水塞,导致超温过热,因此在锅炉启动初期应不投或少投减温水。

37.为什么在热态启动一级旁路喷水减温不能投用时,主汽温度不得超过450℃?

在热态启动或事故状态下,为对再热器进行保护,必须开启一级旁路,将主蒸汽降压降温后通过再热器。因为再热器冷段钢材为20#碳钢,所处烟温一般都在500℃以上,受钢材允许温度的限制,进入再热器的汽温必须低于450℃,否则再热器管将超温。所以当一级旁路喷水不投时,规定主汽温度不得高于450℃。

38.锅炉冬季启动初投减温水时.汽温为什么会大幅度下降?如何防止?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在没有投用减温器前,减温水管内水不流动,随着气温降低而降低,而锅炉减温水管道布置往往又较长,储存了一定量的低温水,若在此时投用减温水.则低温水将首先喷入,又因启动初期蒸汽流量较小,而致使汽温大幅度下降。同时还使减温器喷嘴和端部温度急剧下降,若长期反复如此,还会发生金属疲劳,造成喷嘴脱落,联箱裂纹,威胁设备安全。所以为防止以上情况发生,冬季启动锅炉初投减温水时,要先开启减温水管疏水门放去冷水,还要在投用时缓慢开启调节门,使减温水量逐渐增大。

39.锅炉启动过程中,汽温提不高怎么办?

在机组启动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汽压已达到要求而汽温却还相差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汽轮机冲转前往往会发生这类情况。这时可采用下列措施:

1)部分火嘴改用上排火嘴。

2)调整二次风配比,加大下层二次风量。

3)提高风压、风量,增大烟气流速。

4)开大一级旁路或向空排汽,稍降低汽压,然后增投火嘴,提高炉内热负荷。

40.为什么启动前要对主蒸汽管进行暖管?

锅炉启动前,从锅炉主汽门到蒸汽母管之间的一段主蒸汽管道是冷的,管内可能存有积水,管道和附件的厚度较大,如果高温蒸汽突然通入,将会使其产生破坏性的热应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水击和振动。因此在投入之前,必须用少量蒸汽时主蒸汽管进行缓慢预热和充分疏水。

41.锅炉运行中汽压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锅炉运行中汽压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锅炉蒸发量与外界负荷间的平衡关系发生了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外扰。就是外界负荷的变化而引起的汽压变化。当锅炉蒸发量低于外界负荷时,即外界负荷突然增加时,汽压就降低,当蒸发量正好满足外界负荷时,汽压保持正常和稳定。

2)内扰。就是锅炉内工况变化引起的汽压变化。如燃烧工况的变动、燃料性质的变动、火嘴的启停,制粉系统的启停或堵塞,炉内积灰、结焦,风煤配比改变以及受热面管子内结垢影响热交换或泄漏、爆管等都会使汽压发生变化。

42.如何调整锅炉汽压?

正常运行中主蒸汽压力应控制在正常参数限额范围内定压运行,在运行中应勤检查、勤分析、勤调整;在锅炉进行升降负荷及制粉系统、给粉机的启停等操作时,应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调整,使燃烧稳定,以保证蒸汽压力的稳定。当汽压高于或低于正常值时,必须根据蒸汽流量和电负荷查明原因来自内扰或外扰,及时调整。

1)当内扰引起汽压高于正常值时,应降低给粉机转速。或根据燃烧情况可停用部分给粉机,并检查制粉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但必须注意防止燃料量减少过多或者操作不当造成锅炉灭火。必要时可用向空排汽降压。

2)当内扰引起汽压低于正常值时,应增加给粉机转速或投入备用给粉机以加强燃烧,并检查各火嘴来粉和制粉系统工况

3)当外扰引起汽压高于正常值时,应及时与电气值班员联系恢复原负荷,并适当降低燃烧率或开启向空排汽,尽快降至正常汽压。

4)当外扰引起汽压低于正常值时,应注意蒸汽流量是否超过额定值,并联系电气值班员恢复原负荷,提高汽压至正常,防止蒸汽流量超额定值运行。

43. 机组运行中在一定负荷范围内为什么要定压运行?

机组采用定压运行,可以提高机组循环热效率。因为汽压降低会减少蒸汽在汽轮机中作功的焓降,使汽耗增大、煤耗增加,有资料表明当汽压较额定值低5%时,则汽轮机蒸汽消耗量将增加1%。另外,定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调度的灵活性,可适应系统调频需要。

44. 运行中汽压变化对汽包水位有何影响?

运行中当汽压突然降低时,由于对应的饱和温度降低使部分锅水蒸发,引起锅水体积膨胀,故水位要上升;反之当汽压升高时,锅水中的部分蒸汽凝结下来,使锅水体积收缩,故水位要下降。如果变化是由于外扰而引起的,则上述的水位变化现象是暂时的,很快就要向反方向变化。

45. 锅炉运行时为什么要保持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运行中汽包水位如果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使饱和蒸汽的湿分增加,含盐量增多,容易造成过热器管壁和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使过热器流通面积减小,阻力增大,热阻提高,管壁超温,甚至爆管;另蒸汽湿分增大还会导致汽轮机效率降低,轴向推力增大等。严重满水时过热器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使蒸汽管道和汽轮机产生水冲击。造成严重的破坏性事故。

汽包水位过低会破坏锅炉的水循环,严重缺水而又处理不当时,会造成炉管爆破,甚至酿成锅炉爆炸事故。对于高参数大容量锅炉,因其汽包容量相对较小,而蒸发量又大,其水位控制要求更严格,只要给水量与蒸发量不相适应,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缺水或满水事故。因此锅炉运行中一定要保持汽包水位在正常的范围内。

46.锅炉运行中汽包水位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引起水位变化的原因是物质的平衡(给水量与蒸发量的平衡)遭到破坏和工质状态发生变化。如给水量大于蒸发量,水位上升;给水量小于蒸发量水位则下降;给水量等于蒸发量时水位保持不变。但是即使物质平衡,如果工质状态发生变化,水位仍会变化,如炉内放热量突变或外界负荷突变,蒸汽压力和饱和温度也随着变化,从而使水和蒸汽的比容以及水容积中汽泡数量发生变化也要引起水位变化。

47.如何调整锅炉水位?

锅炉正常运行中调整锅炉水位,保持汽包水位稳定,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控制好水位,必须对水位认真监视,原则上以一次水位计为准,以电接点水位计为主要监视表计。要保持就地水位计清晰、准确。若水位计无轻微晃动或云母片不清晰时,应立即冲洗水位计,定期对照各水位计,准确判断锅炉水位的变化。

2)随时监视蒸汽流量、给水流量、汽包压力和给水压力等主要数据,发现不正常时,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若水位超过十50mm时,应关小给水调节门,减少进水量,若继续上升至+75㎜时,应开事故放水门放水至正常水位,并查明原因。

4)正常运行中水位低于-50mm时,应及时开大给水调整门增大进水量,使水位尽快恢复正常,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在机组升降负荷、启停给水泵、高压加热器投入或解列、锅炉定期排污、向空排汽或安全门动作以及事故状态下,应对汽包水位所发生的变化超前进行调整。

48. 为什么要定期冲洗水位计?如何冲洗?

冲洗水位计是为了清洁水位计的云母片或玻璃管,防止汽或水连通管堵塞,以免运行人员误判断而造成水位事故。冲洗水位计的步骤如下:

l)先将汽水侧二次门关闭后,再开1413圈,然后开启放水门,进行汽水管路及云母片的清洗。

2)关闭汽测二次门进行水侧管路及云母片冲洗。

3)关水侧二次门,微开汽侧二次门,进行汽侧及云母片冲洗。

4)微开水侧二次门,关放水门,水位应很快上升,并轻微波动,指示清晰,否则应重新冲洗一次。

5)将汽水侧二次门全开,并与另一只水位计对照,指示相符。

6)冲洗水位计时间不应过长,并防止水位计中保护弹子堵塞。

49.什么是虚假水位

虚假水位就是暂时的不真实水位。当汽包压力突降时,由于锅水饱和温度下降到相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而放出大量热量来自行蒸发,于是锅水内汽泡增加,体积膨胀,使水位上升,形成虚假水位。汽包压力突升,则相应的饱和温度提高。一部分热量被用于锅水加热,使蒸发量减少,锅水中汽泡量减少,体积收缩,促使水位降低,同样形成虚假水位。

50.当出现虚假水位时应如何处理?

锅炉负荷突变、灭火、安全门动作、燃烧不稳等运行情况不正常时,都会产生虚假水位。

当锅炉出现虚假水位时,首先应正确判断,要求运行人员经常监视锅炉负荷的变化,并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如当负荷急剧增加而水位突然上升时,应明确:从蒸发量大于给水量这一平衡的情况来看、此时的水位上升现象是暂时的,很快就会下降,切不可减小进水,而应强化燃烧,恢复汽压,待水位开始下降时,马上增加给水量,使其与蒸汽量相适应,恢复正常水位。如负荷上升的幅度较大,引起的水位变化幅度也很大,此时若不控制就会引起满水时,就应先适当减少给水量,以免满水,同时强化燃烧,恢复汽压;当水位刚有下降趋势时,立即加大给水量,否则又会造成水位过低。也就是说,应做到判断准确,处理及时。

51.锅炉启动时省煤器发生汽化的原因与危害有哪些?如何处理?

锅炉点火初期,省煤器只是间断进水时,其内的水温将发生波动。在停止进水时,省煤器内不流动的水温度升高,特别是靠近出口端,则可能发生汽化。进水时,水温又降低,这样使其管壁金属产生突变热应力,影响金属及焊口的强度,日久产生裂纹损坏。当省煤器出口处汽化时,会引起汽包水位大幅度波动和进水发生困难,此时应加大给水量将汽塞冲入汽包,待汽包水位正常后,尽量保持连续进水或在停止进水的情况下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52.水位计的平衡容器及汽、水连通管为什么要保温?

保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平衡器及连通管受大气的冷却散热,使其间的水温下降,与汽包内的水相比产生较大的重度差,而这种重度差越大,水位计的指示与汽包内的真实水位误差越大,所以要在这些部位保温,以减小指示误差。

53.锅炉运行中为什么要控制一、二次汽温稳定?

锅炉运行中控制稳定的一、二次汽温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汽温过高时,将引起过热器、再热器、蒸汽管道及汽轮机汽缸、转子等部分金属强度降低,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严重超温时,还将使受热面管爆破。若汽温过低,则影响热力循环效率,并使汽轮机未级叶片处蒸汽湿度过大,严重时可能产生水击,造成叶片断裂损坏事故。若汽温大幅度突升突降,除对锅炉各受热面焊口及连接部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外,还将造成汽轮机的汽缸与转子间的相对位移增加,即膨胀差增加,严重时甚至发生叶轮与隔板的动静摩擦,造成剧烈振动。此外汽轮机两侧的汽温偏差过大,将使汽轮机两侧受热不均匀,热膨胀不均匀。因此,锅炉运行中对汽温要严密监视、分析、调整,用最合理的方法控制汽温稳定。

54.锅炉运行中引起汽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燃烧对汽温的影响。炉内燃烧工况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各受热面吸热份额的变化。如上排燃烧器的投、停,燃料品质和性质的变化,过剩空气系数的大小,配风方式及火焰中心的变化等,都对汽温的升高或降低有很大影响。

2)负荷变化对汽温的影响。过热器、再热器的热力特性决定了负荷变化对汽温影响的大小,目前广泛采用的联合式过热器中,采用了对流式和辐射式两种不同热力特性的过热器,使汽温受锅炉负荷变化的影响较小,但是一般仍是接近对流的特性,蒸汽温度随着锅炉负荷的升高、降低而相应升高、降低。

3)汽压变化对汽温的影响。蒸汽压力越高,其对应的饱和温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因此,如因某个扰动使蒸汽压力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升高或降低,则汽温就会相应地升高或降低。

4)给水温度和减温水量对汽温的影响。在汽包锅炉中,给水温度降低或升高,汽温反会升高或降低。减温水量的大小更直接影响汽温的降、升。

5)高压缸排汽温度对再热汽温的影响。再热器的进出口蒸汽温度都是随着高压缸排汽的温度升降而相应升高、降低的。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