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55.什么叫热偏差?产生热偏差的原因有哪些?
在并列工作的受热面管子中,某根管内工质吸热不均的现象叫热偏差。对于管组中,工质焓值大于平均值的管子叫做偏差管。过热器产生热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热力不均和水力不均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56. 什么叫热力不均?它是怎样产生的?
热力不均就是同一受热面管组中,热负荷不均的现象。热力不均既能由结构特点引起,也能由运行工况引起。如沿烟道宽度烟温分布不均和烟速不均的现象;受热面的蛇形管平面不平或间距不均造成烟气走廊;受热面的积灰,结渣、炉膛火焰中心偏斜;运行操作调整不良使火焰偏斜、下移、抬高等,都将造成热力不均。
(1)保证蒸汽参数达到额定并且稳定运行。
(2)保证着火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不烧坏设备,避免积灰结焦。
(3)使锅炉和机组在最经济条件下安全运行。
57.什么叫锅炉的储热能力?储热能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当外界负荷变动而锅炉燃烧工况不变时,锅炉工质、受热面及炉墙能够放出或吸入热量的能力叫做锅炉的储热能力。
储热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锅炉的工作水容积及受热面金属量的大小,并且与锅炉的蒸汽压力有关。即工作水容积越大,受热面金属量越多,蒸汽压力越低,锅炉的储热能力越大。对于采用重型炉墙的锅炉,储热量还与炉墙有关。
58.锅炉的储热能力对运行调节的影响怎样?
当外界负荷变动时,锅炉内工质和金属的温度、热量等都要发生变化。如负荷增加而燃烧末及时调整时使汽压下降,则对应的饱和温度降低,锅水液体热相应减少,此时锅水以及金属内蓄热放出将使一部分锅水自身汽化变为蒸汽。这些附加蒸发量的产生能起到减缓汽压下降的作用。所以储热能力越大则汽压下降的速度就越慢。与此相反,当燃烧工况不变,负荷减少使汽压升高时,由于饱和温度升高,工质和金属就将一部分热量储存起来,使汽压上升的速度减缓。因此,锅炉的储热能力对运行参数的稳定是有利的。但是当锅炉调节需要主动变更工况而改变燃烧率时,锅炉的负荷、压力、温度则因有储热能力而变化迟钝,不能迅速适应工况变动的要求。
59. 一、二、三次风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煤粉炉来说,一次风的作用主要是输送煤粉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并能供给煤粉中的挥发分着火燃烧所需的氧气,采用热风送粉的一次风,同时还具有对煤粉预热的作用。
二次风的作用是供给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氧量,并能使空气和燃料充分混合,通过二次风的扰动,使燃烧迅速、强烈、完全。
三次风是制粉系统排出的干燥风,俗称乏气,它作为输送煤粉的介质,送粉时叫一次风,只有在以单独喷口送入炉膛时时叫做三次风。三次风含有少时煤粉,风速高,对煤粉燃烧过程有强烈的混合作用,并补充燃尽阶段所需要的氧气,由于其风温低、含水蒸汽多,有降低炉膛温度的影响。
60. 何谓热风送粉?有何特点?
以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热风作为输送煤粉进入炉膛燃烧的方式称为热风送粉。
热风送粉能使煤粉在风管内先行预热,有利于挥发分的析出及在炉膛内及时着火和稳定燃烧。但是对于高挥发分的煤种,不宜采用热风送粉,以防止煤粉在燃烧器内过早着火而烧坏火嘴。
61.热风再循环的作用是什么?
热风再循环的作用就是从空气预热器出口引出部分热空气,再送回到入口风道内,以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这样可以提高空气预热器受热面壁温,防止预热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同时还可提高预热器出口风温。但使排烟温度提高,降低了锅炉热效率。
62.运行中如何防止一次风管堵塞?
(1)监视并保持一定的一次风压值;
(2)经常检查火嘴来粉情况,清除喷口处结焦;
(3)保持给粉量的相对稳定。防止给粉量大幅度增加;
(4)发现风压表不正常时,及时进行吹扫,并防止因测压管堵塞而造成误判断。
63.锅炉运行中怎样进行送风调节?
锅炉总风量的控制是通过调节送风机液偶勺管来实现的。组织锅炉燃烧,就是要使一、二次风的风压、风量配合好。
一次风量的调节应满足其所携带进入炉膛的煤粉挥发分着火所需的氧量,并保持一定的风速,不使煤粉管堵塞和喷出的射流具有一定的刚性。一次风量的过大和过小,风速的过高和过低,都应避免。
二次风的调节除应保证焦炭的燃烧所需氧量外,必须保持一定的风速并掌握好与一次风混入的时间,应具有较强的搅拌混合作用和穿透焦炭“灰衣”的动能,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各层二次风的风量,以实现燃烧稳定和烟气中过量氧量适当的目的。
64. 一、二次风怎样配合为好?
一次风量占总风量的份额叫做一次风率。一次风率小,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点所需的热量少,着火较快,但一次风量以能满足挥发分的燃烧为原则。
二次风混入一次风的时间要合适。如果在着火前就混入,等于增加了一次风量,使着火延迟;如果二次风过迟混入又会使着火后的燃烧缺氧;如果二次风在一个部位同时全部混入,由于二次风温大大低于火焰温度,会降低火焰温度,使燃烧速度减慢,甚至造成灭火。所以二次风的混入应依据燃料性质按燃烧区域的需要适时送入,做到使燃烧不缺氧,又不会降低火焰温度,保证着火稳定和燃烧完全。
65. 一、二次风速怎样配合为好?
一次风速高,将使煤粉气流在离开燃烧器较远的地方着火,使着火点推迟;一次风速过低,会造成一次风管堵塞,而且着火点过于靠前,将使燃烧器烧坏,还容易在燃烧器附近结焦。所以运行中要保持一定的一次风速,使煤粉气流离开燃烧器不远处即开始着火,对燃烧有利,又可防止烧坏燃烧器。
二次风速一般应大于一次风速。较高的二次风速才能使空气与煤粉充分混合,但是二次风速又不能比一次风速大得太多,否则会吸引一次风,使混合提前,以致影响着火。所以一、二次风速应合理配比。
66. 如何判断燃烧过程的风量调节为最佳状态?
一般通过如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1)烟气的含氧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2)炉膛燃烧正常稳定,具有金黄色的光亮火焰,并均匀地充满炉膛。
(3)烟囱烟色是淡灰色。
(4)蒸汽参数稳定,两侧烟温差小。
(5)有较高的燃烧效率。
67.运行中保持炉膛负压的意义是什么(设计为微正压炉除外)?
运行中炉膛内压力变正时,炉膛高温烟气和火苗将从一些孔门和不严密处外喷,不仅影响环境卫生,危及人身安全,还可能造成炉膛和燃烧器结焦,燃烧器、钢性梁和炉墙等过热而变形损坏,还会造成燃烧不稳定及燃烧不完全,降低热效率。所以应保持炉膛负压运行,但负压过大时,将增加炉膛和烟道的漏风,不但降低炉膛温度,造成燃烧不稳,而且使烟气量增加,加剧尾部受热面磨损和增加风机电耗,降低锅炉效率。因此,炉膛负压值一般应维持在30~50Pa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