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对于蒸汽计量在选择流量仪表时应考虑5个主要因素:被测流体特性、生产工艺情况、安装条件、维护需求以及流量仪表的特性。这里,着重讨论流量仪表的特性、安装条件、维护需求以及选用流量仪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测量蒸汽流量的仪表主要有涡街流量计、差压式(孔板、均速管、弯管)流量计、分流旋翼式流量计、阿牛巴流量计、浮子式流量计等,下面以涡街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和弯管流量计为例加以说明。
1 涡街流量计
涡街流量计是基于卡门涡街原理而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流量计,由于它具有其它流量计不可兼得的优点,7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介绍,现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使用涡街流量计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已经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将在未来流量仪表中占主导地位,是孔板流量计的理想替代产品。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 结构简单牢固,无可动部件,长期运行十分可靠;
② 维护十分方便,安装费用低;
③ 传感器不直接接触介质,性能稳定,寿命长;
④ 输出与流量成正比的脉冲信号,无零点漂移,精度高,并方便与计算机联网;
⑤ 测量范围宽,量程比可达1:10;
⑥ 压力损失小,运行费用低,更具节能意义;
⑦ 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输出信号频率不受流体物理性质和组分变化影响,仪表系数仅与漩涡发生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测量流体的体积流量无需补偿,调换配件后无需重新标定仪表的系数;
⑧ 应用范围广,气体、液体的流量均可测量;
⑨ 检定周期为2~4年。
但该流量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① 涡街流量计是一种速度式流量计,漩涡分离的稳定性受流速影响,故它对直管段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前10D、后5D;
② 测量液体时,上限流速受压损和气蚀现象限制,一般是0.5~8m/s;
③ 测量气体时,上限流速受介质可压缩性变化的限制,下限流速受雷诺数和传感器灵敏度的限制,蒸汽是8~25m/s;
④ 应力式涡街流量计对振动较为敏感,故在振动较大的管道安装流量计时,管道要有一定的减震措施;
⑤ 应力式涡街流量计采用压电晶体作为检测传感器,故其受温度的限制,一般为-40~+300℃。
2 差压式流量计
以孔板流量计为代表的差压式流量计应用历史悠久,有国际标准,理论精度高,应用十分普遍。但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发现孔板流量计也存在不足:
① 应用中许多因素(设计参数与工况参数不符,上游直管段不足,孔板和管道不同心,孔板A面受污,锐角磨损等)对其测量精度有非常大的影响,使其测量误差增大;
② 安装较为麻烦,维护及拆洗的工作量较大;
③ 需配差压变送器使用,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另需敷设导压管,且在冬季需对导压管进行保温,不可以安装在室外;
④ 流量量程比为1:3,局限性大;
⑤ 若安装不正确,容易发生蒸汽泄漏;
⑥ 压力损失较大,运行费用高。
3 弯管流量计
弯管流量计实际上是一个90度标准弯头,没有比它结构更简单的流量传感器了。随着机械加工工业的发展和行业标准化及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完善,用作弯管传感器的标准机制弯头性价比越来越高。它的特点是:
① 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② 弯管流量计传感器耐磨损,对微量磨损不敏感。
③ 安装简单,可采用直接焊接法进行安装,使现场跑冒滴漏的麻烦得到彻底的解决。
④ 适应性强,量程范围宽,直管段要求不严。只要是可以用孔板、涡街、均速管流量计来测量的管道内流体流量都可以用弯管流量计进行测量,而且在耐高温、耐高压、耐冲击、耐振动、耐潮湿、耐粉尘等方面,弯管流量计远优于其它流量计。
⑤ 弯管流量计的量程比可达1:10,对于蒸汽,它的适用范围为0~70m/s,可以较好地满足蒸汽流量测量的要求。
⑥ 弯管流量计由于其特殊的测量原理,使其在实际应用时对直管段的要求不严格,一般只要求前5D、后2D即可,远远低于其他流量测量装置的要求。
⑦ 弯管流量计精度高,重现性好,测量精度可达1.14%,重现性精度可达0.2%,一次安装后,不再需要重复拆装,因此,其安装精度也能得到最佳保证。
⑧ 弯管流量计的最突出特点是无任何附加节流件或插入件,可大大降低流体在管道内输送的动力消耗,节约能源,尤其对那些大系统、大管径、低压头的测量对象好处更加明显。
举例说明:为维持一台安装在每小时数千吨流量供热管道的孔板流量计正常运行,一个采暖季节约需多耗电数万度,折合人民币数万元。这里仅考虑孔板流量计压力损失为几千帕,实际运行时远远超过这个值。即便是这几千帕的压力损失,它所造成的附加运行费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流量为4000m3/h的中型热网,当孔板压力损失为30千帕时,仅一台孔板流量计就多耗9.6万度电,运行费用为3.12万元,对于流量为10000m3/h的大型热网,额外耗电量达24万度,运行费用7.8万元。而弯管流量计进行测量附加阻力损失就会小得多,如果用弯管流量计替代孔板流量计进行计量,可大大地减少运行费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蒸汽流量仪表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准确测量蒸汽流量是生产部门都需要和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测量水平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应针对生产实际情况,做一些细致的技术工作,切实探索出一条蒸汽流量测量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