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频率低。信号从高变低,或者从低变高,都需要时间,这个就像爬楼梯,爬到五楼时间长,爬一楼时间短。为了内核跑得快,就可以用低电压,有的是1.2V,更低的有0.9V。为什么不用0.3V或0.4V呢?这是硅材料的限制,一般节电压是0.7V,为了判断高低电平,至少要高于0.7V。信号频率越高,回路损耗后波形越差,可靠性就越低。为了稳定性,CPU超频时,都要提升电压。如跑1GHz时用0.9V,跑2GHz时用1.25V。差分电路的压差才0.25V,也可以正常正作,识别高低,还可以远距离传输?这是因为外部接口与CPU不是直连的,中间有驱动器,会把更高电压的IO信号,接口编码的差分信号,或者模拟信号再作一次转换,转换后CPU才能识别并作运算。外部信号到CPU转换要占用芯片面积,增加功耗,增加延迟,内部CPU不会有转换的。现在的单片机,供电大多数是3.3V。也有支持5V或1.8V的。如果速度高点的,内部可能是1.8V或1.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