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贤伯汇:理论上,只要强度够,能扩展成蜈蚣虫的样子。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近日,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后,可以在前向对接新舱段形成“十”字构型,新舱段上带有节点舱,增加4个对接口和1个出舱口。既可以为巡天望远镜这一级别的航天器进行补给、维护、服务保障,还可以对接舱段级的“大块头”科学载荷。 现在我们送上天的实验项目都是基于机柜一级的载荷,量级小。像柔性充气舱这种舱段级的实验项目,就需要有专门的对接口和足够的资源来保障。值得期待的还有很多,新一代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服役后,一次可以运6~7个人到空间站,还可以带很多东西回来。 不管是“十”字还是“干”字构型,想象空间巨大,与带人工重力的航天器甚至另外一个空间站对接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有了这种扩展能力,开放合作就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目前空间站上的国际合作还停留在外国来做实验阶段,有了新的对接口后,国外的飞船或舱段可以过来,空间站的功能就扩展了。大家还可以联合研制新技术,比如我们的国外同行正在研究新一代对接机构,如果用中国空间站作为试验验证平台,双方会有很多交流和收获,这些都可以算进空间站费效比的账里。未来它会像一个工业区,不仅工程师、科学家能来,外面的企业、机构也可以。我们把水电气网这些资源保障好,“厂房”和设备一应俱全,大家可以开展深层次项目合作。 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称,我们正在开展第四个舱段的方案论证和先期设计,以后会将更多精力用在为航天员提供更多活动空间、增加人性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