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杜学敏教授团队报告了一种新的氢键介导策略,用于开发受含羞草启发的淀粉致动器(SA)。通过利用淀粉的糊化和丰富的氢键特性,这些SA在各种情况下实现了高灵敏度和多响应的致动效果。 非糊化的SA可以通过近红外光在不可逆地编程成各种形状,如人工花朵、碗形和螺旋结构。此外,当暴露在低湿度(10.2%)、低温(37℃)或低能量光(0.42 W cm−2)下时,糊化的SA表现出可逆的多响应致动效果。 更重要的是,这些SA在智能家居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包括人工含羞草、智能灯罩和变形食品。通过克服天然聚合物中存在的氢键锁定体,SA为下一代可回收材料和致动器开辟了新的道路,将它们更接近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相关成果以“Mimosa-Inspired High-Sensitive and Multi-Responsive Starch Actuator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