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近年来,人们对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消费日益增多,作为重要原材料之一,已经有百年历史的铁电材料的弹性化也迫在眉睫,但其研发过程非常艰难。因为该材料的铁电性来源是晶体,本身几乎不具备弹性,拉伸率低,且无回弹能力。 如何兼顾铁电性和弹性,让可穿戴设备更柔、更具有弹性? 针对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胡本林研究员和李润伟研究员等经过科研攻关,终于取得突破,将前述材料低于5%的弹性回复,提升到125%,开辟了全新的“弹性铁电”学科方向。 团队通过自创的“微交联法”对材料结构的精准设计和控制,实现了铁电材料铁电性与弹性的平衡,不仅具有极好的拉伸稳定性,而且在受力后能够恢复原状,避免永久变形,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拓展了铁电材料的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