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随着产品硬件的核心同质化,现在买手机变的跟大家买衣服、买包包是差不多的,也进入了看颜值看脸的时代,长的丑的很难卖的好。”华泰证券首席电子产业分析师张禄在“2017手机3D触控显示黑科技峰会”表示。4月10日,“2017手机3D触控显示黑科技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举行,来自手机产业链的业界大咖分享了对手机的发展与未来的一些思考。不管是Galaxy S8系列主打的高屏占比曲面屏还是iPhone7的中国红华为P10的草木绿,都是为满足消费者对手机个性化的需求,也从侧面印证了手机进入比拼颜值的时代。对于手机进入好色时代,张禄在会上表示,不同颜色的手机会得到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他举例说,A股投资人可能不太喜欢华为P10草木绿,而比较看好iPhone7的中国红。而做港股的可能刚好相反,就是绿的好,红的不好,因为港股是绿的涨,红的跌。他认为,不同消费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可能在未来整个手机市场,会带来非常不同的细分体验,手机将进入到更加细化、更加深挖消费者需求的时代。
谈及到今年手机流行色的趋势,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个性化颜色一定是刺激消费者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消费者对颜色喜好的变化是非常快的,过去两年流行的土豪金、玫瑰金在今年将会是一个非常土的颜色,今年黑色会引领大的方向,其他颜色不好说。
手机功能的同质化,让手机厂商在颜值的创新力度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大胆启用新鲜色之外,在手机材质的使用上更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据手机界统计,2015年12月份,金属机身在整个畅销手机里面的比重才25%,到今天已经达到90%。金属材质的使用使手机质感较塑料提升一个档次,但随着千元机大规模的应用金属所带来的品质感不再是旗舰专有,为了实现高端产品差异化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非金属材料开始被手机厂商们所青睐,玻璃、陶瓷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伴随着前后3D双曲面的流行,高端机采用玻璃的设计也越来越多,酷派高级CMF工程师成亚宁表示,2016年3D玻璃盖板手机约占全部智能手机4%,市场规模约17亿,2017年将是3D玻璃腾飞的一年。同时他也表示,3D玻璃在生产制造环节与现阶段流行的2.5D玻璃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是需要新增热弯成型设备,这对厂商来说不是什么难题,3D玻璃生产最大的技术难点在3D曲面成型、曲面抛光、曲面印刷、曲面贴合这四个方面。之前有传闻说iPhone8会采用3D玻璃的设计,但是最终良率不是很令人满意,最后可能只是部分型号使用。厦门祐尼三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裕文对此表示赞同,他补充道,苹果最终可能会走向玻璃冷加工,又回到不锈钢的路,整块玻璃挖出3D形状。同时他还提出了复合材料的想法,利用熔接技术,把玻璃跟陶瓷熔接或者玻璃跟蓝宝石熔接,结合两种材料的优势,这在未来也是一个材料选择的方向。孙院长在会上也举例谈到了两种材料的结合使用问题,过去常常认为金属外壳的使用阻碍了无线充电的普及,但实际上是有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他表示已经有厂家将一体化金属后面掏一个洞、填一点玻璃可以实现无线充电,所以金属并不是无线充电的阻碍。未来多种材质的结合使用或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使用都是趋势。
与玻璃在观感上相近的还有陶瓷,得益于小米等厂商的推广,陶瓷材质正变得炙手可热,其高硬度耐磨损的材料特性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是陶瓷材质目前的使用规模还非常的小,其制造良率、成本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来自三环电子的副总经理黄海云分享了自己对于陶瓷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他表示,陶瓷贵关键是看终端如何定位,厂商如何将陶瓷的贵转换成终端的价值是需要厂商思考的。同时,他还表示,作为终端厂商,不能为了用而用,陶瓷作为一种非金属材料,一定要找到一个功能的依靠点,在今天看来,手机的无线充电以及未来的5G通信对陶瓷材料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手机色彩的多样化与材料的创新使用是分不开的,荣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洪韬表示,目前手机常用的铝材着色具有多样化,陶瓷在着色上跟铝材有点相象,但是玻璃色泽很难达到多样化效果。铝材在着色上,从最早苹果做纯金属灰以及黑色为主导,到后面很多国内厂商想把颜色多样化做到更加极致,金属在颜色多样化上能给消费群体创造更多的选择。
小结
手机硬件功能同质化的今天,颜值就是竞争力。手机在外形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材料使用的变化,新材料的应用给手机的颜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手机的功能又对材料的选择做出了限制,层层的限制必将会产生更多细分门类的手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决策的因素也将会更多,但编者也相信,颜值依然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