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智能驾驶舱是无人驾驶实现的前提

 福升威尔智能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1、现状与未来

  1.1现状:汽车人机交互 = 智能手机交互

  汽车驾驶舱的交互现状:汽车HMI(人机界面)被智能手机所替代。传统汽车的人机交互以中控屏为核心,UI设计老旧,按钮和触屏的交互方式安全性低,难以满足行车驾驶需求。这就造成目前汽车HMI(人机界面)被智能手机替代的局面,驾驶员大多通过智能手机来操作车载应用。因此,中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厂商)价值被大大低估。

  1.2未来:智能驾驶舱,定义未来汽车人机交互新体验

  智能驾驶舱,即以多屏融合(液晶仪表+HUD+中控屏+后座娱乐)实现的交互体验。多屏互动在未来有望由一颗芯片提供运算能力输出,以UI创新设计和CAN总线协议打通为基础,通过液晶仪表、HUD、中控屏及中控车载信息终端、后座HMI娱乐屏、车内外后视镜等载体,实现语音控制、手势操作等更智能化的交互方式。这背后是新科技时代人工智能、AR、ADAS、等技术融入,更是产业IT创新力的释放。

  智能驾驶舱的概念,意味着汽车人车交互中枢将重回汽车。未来汽车智能驾驶舱的发展方向是人车交互智能化,智能驾驶舱将为驾驶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操作和交互方式,提升行车驾乘体验,有望成为未来汽车设计寻求突破的重要差异化亮点之一。无人驾驶汽车先行者特斯拉最早对汽车驾驶舱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如配臵17英寸中控触摸屏、数字化组合仪表盘等。智能驾驶舱所定义的多屏融合交互体验下,汽车人机入口价值回归。

  1.3 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芯片巨头下一个战略重点

  在英伟达的规划中,智能驾驶舱与无人驾驶业务并重。根据芯片处理器巨头英伟达的未来展望,未来汽车芯片主要有两枚,一个是智能驾驶舱芯片,一个是无人驾驶芯片。英伟达预测,未来智能驾驶舱芯片对应市场空间(2020年)不小于无人驾驶,其已将智能驾驶舱与无人驾驶的芯片业务并重。虽然目前智能驾驶舱极少被提及,但已经被英伟达视为未来的战略重点。

  不仅是英伟达,英特尔的智能驾驶舱业务已在中国悄然落地。芯片领域的另一巨头英特尔近期与东软集团展开合作,二者将共同研发智能驾驶舱领域,全新车载芯片项目落地中国。2016年10月,英特尔、东软集团和一汽红旗联合发布了智能驾驶舱平台,该方案采用英特尔的新款车载处理器凌动ApolloLake,支持车内硬件和功能的虚拟化,对座舱内的液晶仪表、车载信息系统中控、后座娱乐TFT多屏互动及ADAS等功能进行整合。英特尔通过此举加速布局汽车行业,抢占智能驾驶舱领域先机。

  终端变革,运算能力先行,芯片厂商暗流涌动。智能驾驶舱的人车交互终端核心是车载芯片处理器,其提供的高性能运算能力将承载车联网应用、高级辅助驾驶(ADAS)、车体数据监控分析、车载信息安全等功能。智能驾驶舱芯片包括以下核心技术:行车环境实时运算能力,机器学习算法,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系统,高性能内存和FPGA技术,云端数据平台,人机交互HMI接口和信息安全等技术。在汽车行驶的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定、高速、实时的信息处理与呈现,车载终端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因此芯片处理器的高性能运算能力是终端创新的基础条件。

  智能驾驶舱本质在于硬件虚拟化,GPU加速助力。将车内一切硬件实现虚拟化,集成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形成智能驾驶舱统一的交互平台和界面,比如液晶仪表增强图像渲染,引入GPU芯片进行加速处理。智能驾驶舱HMI上显示的信息来自车体通信系统CAN/LIN总线上的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形成整车电子系统集成运算能力的智能交互接口和主节点。新型图形处理架构能够为一系列应用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帧率的仿真模拟图像,包括多屏联动与后座娱乐系统,外臵摄像系统的集成虚拟加速,高级音频接口和数字仪表图形处理,车舱内自然语言处理,交互式驾驶舱控制,以及具有直观可视化显示的3D导航应用。

  液晶仪表有望成为智能驾驶舱首先落地环节,HUD、后座娱乐等顺次先后落地。仪表盘是驾驶者行车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成为汽车智能驾驶舱人车交互的关键窗口之一。传统的物理指针仪表盘正在经历数字化升级革新,如今液晶仪表已经应用在一些高端车型,将行车数据、导航信息、娱乐功能等全部集成在了一块高分辨率的智能TFT液晶显示屏上,简化了界面布局。普通视图可以模拟成原有的圆形仪表盘,红色的指针和白色的数字显示行车数据,而多媒体视图可切换到信息覆盖更全面的车载导航信息娱乐模式。

 1.4成本和需求端催化 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无人驾驶必备

  成本端:以液晶仪表为例,其为新能源、ADAS功能的必需品。随着新能源汽车、ADAS的大众化应用,车内将呈现更多的行车信息,传统仪表难以应对信息的指数级增长。而液晶仪表的信息承载量级和多样化组合显示,成为未来汽车交互的最佳选择。同时长期技术累积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使得液晶仪表有望成为驾驶舱的标配和必需品。

  需求端:消费者追求汽车智能化和科技感的驾驶舱配臵需求。汽车从外观到内饰升级换代,消费者越发追求类特斯拉产品的科技感。智能驾驶舱概念从应用于高端车系走向大众消费车型,成为驾驶者提升汽车驾乘体验的差异化亮点之一。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调研,液晶仪表将有望成为提升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配臵,且其更倾向于大尺寸的液晶仪表,在功能显示的信息越全越好。除了常规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包括高精度导航、中控互联、酒驾提醒、疲劳检测、防碰撞预警等驾驶辅助信息。

  从英伟达的角度,智能驾驶舱是无人驾驶实现的前提。根据英伟达的预测,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ADAS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必需配臵。基于对成本端和需求端的分析,考虑到新能源汽车、ADAS、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在汽车上加速应用以及消费者对汽车驾驶舱的差异化需求等因素,我们认为仅就液晶仪表的部分而言,汽车行业已形成对智能驾驶舱的配置趋势。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