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嫦娥五号揭秘:月壤变“蓄水池”,未来月球基地的水源之谜解开!

 学术荟萃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我国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又有新发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方法,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

经过多种实验技术分析,研究团队确认,1克月壤中大约可以产生51-76毫克水。以此计算,1吨月壤将可以产生约51-76千克水,相当于100多瓶500毫升的瓶装水,基本可以满足50人一天的饮水量。

科研团队通过对不同月球矿物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月壤钛铁矿加热后,可以同步生成大量单质铁和水蒸气气泡,是名副其实的月球“蓄水池”。

最新回复
发布回复
回复学术荟萃:月球昼夜温差300度,高温127,低温180度,不知在月球上什么材料应付这样的温度。
回复学术荟萃:空间站是用的什么材料?人造卫星是用的什么材料?宇航员舱外行走穿的宇航服用的什么材料?
回复学术荟萃:1000度以上的隔热材料多得很。难就在于如何在月球上大量生产
回复学术荟萃:我们的月壤运回地球时间还那么短,为什么已经研究了三年?这说明,你们已经相信美国赠送的月壤是真的了?
回复学术荟萃:本来地球上的水也是这样来的。天体自带带有氢和氧,但是不是以水的形式存在,经过熔融,生成水蒸气蒸发出来,又被地球引力吸引,在空中聚集形成雨落下,形成江河湖海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