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农机大院办起“托牛所”

 杨建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初冬时节,笔者走进位于高邮湖西岸、素有“皖东粮仓”之称的安徽省天长市天长街道长亭村,偌大的农机大院里,500多头拖拉机、旋耕机、开沟机、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铁牛”已按机型类别登记、体检。农机大院东侧的4号机房里热火朝天,近150多头患病的“铁牛”正在接受诊疗。“牛大夫”们披挂上阵,忙着为“病牛”输液、打针、手术……
“入冬了,地里庄稼活一忙完,咱就把社里的50多头‘铁牛’牵进村里‘托牛所’。咱还特地为8头‘病牛’挂了号,请‘牛大夫’瞧病,把‘牛’放在这里心里真踏实。”被长亭稻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万和风趣地称之为“托牛所”的村农机大院,深受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们欢迎。
长亭村农机大院院长王海朝介绍了农机具入院流程:首先,对进入大院的农机进行登记、建档;其次,对入院农机具进行冲洗、去污,大扫除;接着,对农机具全面体检,健康的机具分类入库存放;最后,对病残农机具办理“住院”手续,对“病”治疗。
“农忙季节,我们大院还要对服务单位的农机进行跟踪养护,对‘趴窝’的机具提供随叫随到的实时维修服务,一年四季咱都闲不下来。”王海朝一边说着话,一边将一大本维修台账拿了出来。
“‘铁牛’集中存放在‘托牛所’好处真不少:一来咱合作社不用重复投资建机库;二来不用花钱雇人养护、修理,平时‘牛’病了,只要打个电话,‘托牛所’立马派人上门维修;再就是这里收费低廉,把‘牛’放在这里特划算!”李万和扳着手指,乐滋滋地算起了经济账。
陪同走访的长亭村党总支书记陆和芝介绍说:“入冬以来,‘托牛所’里异常繁忙,90%的机房已客满。瞧,护士正在为‘病牛’安排床位,进行护理,大夫正麻利地为‘病牛’施行诊治,大伙儿个个忙得屁股不落板凳。”
四年前,长亭村借助美好乡村建设、农机惠农等项目支持,投资近200多万元征地20多亩,建设了拥有3座大型农机库和1座农机维修房的标准化农机大院,还建有1500平方米的停机兼晒谷场、3条烘干机流水线、2座现代化粮仓和1座大型地磅。农机大院与附近3个村、1个社区的30多个合作社、40多个家庭农场和20多个种田大户建立服务关系,为种植大户提供农机具存放、维护以及粮食烘干储存等综合服务。
据了解,按照合同要求,村里不仅为种植大户提供农机存放、保管服务,还要为服务单位的800多台套农机具进行定期体检和养护,尤其是承担了病残农机具诊治、维修任务。“一句话,农机大院必须确保入院的农机具体格健壮、不误农事。”院长王海朝说。农机大院常年聘请了20多位农机医生和30个农机保姆。通过四年来的艰苦摸索和实践,长亭村的农机大院办成了名副其实的“托牛所”和“牛医院”,深受种植大户的欢迎。“可不是,咱大院每年都在扩容,接纳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的农机具。”
“服务是双赢的。农机大院在为大户们提供一流的农机存放和维修服务的同时,村里也得到了一定的经济回报。”村总支书记陆和芝自豪地说。按照合同规定,村里收取低于市价15%的存放、保养和维修费用,2016年仅农机大院一项就收入存放服务费7.8万元、维修费13.58万元;今年两者合计,纯收入预计超过24万元。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