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认识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生物农药的概念

      生物农药(Biological pesticide)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简单来讲就是以动物、植物、微生物本身或者他们产生的物质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农药。

生物农药的种类

      生物农药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一是植物源农药,主要原料直接来源于植物体。如苦参碱、印楝素。

      二是细菌微生物源农药。主要原料为活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如白僵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三是天敌生物农药,主要为自然界本身存在,同时对病虫害有防治效果的人工繁殖动物。如松毛虫赤眼蜂、平腹小蜂。

      四是生物化学农药,主要原料在生物体中以及存在,对病虫害没有直接毒性,通过调节、干扰作物或病虫害的生长发育起作用。如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诱虫烯。

      五是蛋白或寡聚糖类农药,使用后能诱导植物对病害产生抗性。如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香菇多糖\阿泰灵等。

      六是微生物源抗生素类农药,主要原料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如春雷霉素、宁南霉素、阿维菌素。

生物农药的优点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其有效成分来源,工业化生产途径,产品的杀虫防病机理和作用方式等诸多方面,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生物农药更适合于扩大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中的应用比重。概括起来生物农药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

      市场开发并大范围应用成功的生物农药产品,它们只对病虫害有作用,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包括动物天敌、昆虫天敌、蜜蜂、传粉昆虫及鱼、虾等水生生物)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

二、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生物农药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所具有的杀虫、防病、促生功能。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

三、诱发害虫患病

      一些生物农药品种(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毒、昆虫微孢子虫、昆虫病原线虫等),具有在害虫群体中的水平或经卵垂直传播能力,在野外一定的条件之下,具有定殖、扩散和发展流行的能力。不但可以对当年当代的有害生物发挥控制作用,而且对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种群起到一定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

四、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

      目前国内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农副产品的玉米、豆饼、鱼粉、麦麸或某些植物体等),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因此,生产生物农药一般不会产生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生产化工合成产品争夺原材料。

中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有260多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占全国农药生产企业的10%,生物农药制剂年产量近13 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分别约占整个农药总产量和总产值的9%左右。

      生物农药产品剂型已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由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由短效向缓释高效性发展。 目前我国生物农药类型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天敌昆虫农药、植 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等6大类型,己有多个生物农药产品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包括井闪霉素、苏云金杆 菌、赤霉素、阿维菌素、春雷霉素、白僵菌、绿僵菌。

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许多生物农药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制的技术路线,在研发水平上 与世界水平相当,赤眼蜂的工厂化生产、虫生真菌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技术、捕食螨商品化、植物线虫 的生防制剂等某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背景

      近十年来,国际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0.2%増长到2009年的3. 7%。2010年全球生物 农药的产值超过2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达到4%左右。而据Markets&Markets发布的《2012—2017全 球生物农药市场趋势与预测》报告显示,2012年到2017年期间市值将以15. 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2017年有望达到32亿美元。

       与传统农药相比,整个生物农药市场目前由中小企业分割,高度分散,许多公司往往只有1〜2种产 品,发挥不出多种农药产品及组合的协同作用,不利于生物农药行业的壮大和规模化发展。因此,目前 国际全球农化知名公司加紧收购或并购生物农药公司的步伐,进一步促进新型生物农药创制和生物农药 市场推广,推动生物农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前景展望

     在未来5-10年间,生物农药行业还应继续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重大需求,在政 府的大力扶持下,瞄准生物农药领域中世界发展前沿的科学技术,继续加强对生物农药新品种、新类型和新 靶标的研发。

     针对我国的生物农药研究开发与生产存在脱节现象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应注重建立产 学研结合的产业联盟体系。

     同时,继续加大对生物农药领域国际顶尖人才的引进培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农药研发队伍。 凝聚主创力量,增强产业联合,着力培育年产值达到5〜10亿的生物农药集团,力争在未来的十年间将生物 农药的市场份额由现在的9%提升到3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