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四)——区域布局

 生物农药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四)——区域布局

 

(一)优化发展区

 

中部松辽平原典型农业区。吉林省中部位于松辽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黑土带,典型的雨养农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全省的85%

 

本区农业发展要大力普及实用技术,使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按照市场需求,稳粮兴科,大办加工,多层次开发生产,建立发展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以便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提高经营效益,缩小农业与工商业等其他产业间比较利益的差距。要紧紧围绕粮食资源过腹转化和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实施”粮变肉”工程,发展肉牛、奶牛、生猪、肉鸡产业,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稳步推进标准化现代饲养小区建设。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重点研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动植物新品种,建设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要发挥承东启西的承载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开发精深加工产品,为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先导和牵动作用。依据“十三五”时期在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长春市所辖县(市、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统筹推进中部松辽平原典型农业区加快发展。

 

(二)适度发展区

 

东中部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区。吉林省东中部半山区地处长白山山地延伸地带,属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交错区,松花江部分江段、东辽河上游、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等都位于本区,中小型水库密集,地表水资源丰富。本区耕地利用面积较小,但对中部松辽平原的商品粮基地起着天然生态屏障作用。

 

本区要以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推进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为重点,加快实施松花江流域和东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确保重要水系水体达到功能标准。抓好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搞好“三湖”、松花江、辽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完成松花江流域、东辽河流域、浑江流域等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任务。合理开发林上林下资源,大力发展天然和绿色有机食品、健康滋补产业、生态旅游和木材精深加工等生态经济产业,加快草业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应用步伐,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发展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扩大绿色产品销售网络。

 

(三)保护发展区

 

东部长白山资源保护区。东部地区位于长白山脉核心区域,是调解东北气候平衡的主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是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承载区。这一区域以中低山地貌为主,土质好,但年降雨量比较丰沛,属于雨养农业区域,有时会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本区以林业生产为主,农作物生产在区域内并不占主导地位。

 

东部山区特产品资源丰富。要立足本区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建立长远的木材基地、林特产品产业基地、农林结合区优质畜牧业基地和长白山生态旅游基地,努力提高粮食和副食品供给水平,做好长白山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建立特产品加工与出口基地,发展以人参等为主的中药材业;发展以小浆果、山野菜和食用菌等为主的特产业;发展以梅花鹿、林蛙等为主的驯化饲养业以及农林结合带优质精品畜牧业。

 

西部草原湿地保护区。西部地区位于科尔沁草原的东部、松嫩草原的中心、松嫩平原的西端,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区域内资源较丰富,类型多样,是杂粮杂豆主产区和集散地。在生态分区上属西部草原湿地生态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向海、莫莫格、查干湖、月亮湖大小湿地泡沼600多个。土地类型主要为农田、草原、林地和湿地等,传统产业为农业和畜牧业,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带。

 

西部草原湿地保护区,要以建立起田、林、草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为重点,以保护耕地、草地为前提,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增加农产品效益。依托引松入白等重要水利工程,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采取井、库、站联合运用的办法改善农业灌溉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进一步支持杂粮杂豆产业、草原牧业及其深加工业发展成支柱产业。加强林业建设,实现以林护草(田),以草(田)养牧,以牧促粮。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