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二)——农药工业面临的形势
(一)世界农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农药行业和全国其它行业一样,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1、农药销售额增长缓慢,杀菌剂增长迅速,新品种开发速度减缓
1970年到1994年的20多年间,世界农药销售额激增10倍,但自1995年以后,由于环境生态和健康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农药研究开发的费用激增,农药新品种问世的步子放慢,再加上转基因作物的迅猛发展冲击了常规农药市场,世界农药销售额增长缓慢。1998~2007年全球农药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仅0.9%。近年,杀虫剂销售平稳,除草剂略有增加,杀菌剂有较大增长。
目前,世界农药产品总的发展趋势是开发高活性、高安全性、高效益和环境友好的品种。
2、跨国农药公司推动农药生产集约化
由于农药的开发具有高回报、高风险、高投入和长周期等特点,实力较弱的公司不能承担这样高的风险和投入。因此,近年来世界农药公司之间围绕“生命科学”这一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通过兼并、合并,成立了新的农药公司,使得农药生产更加集中,垄断性更强,也更有实力进行新农药开发。
目前,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的是六大农药公司,他们的销售额从2011年的367.2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433.7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76.5%。目前,世界农药开发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六大公司全部在这两个地区,其中美国3个、德国2个、英国/瑞士1个。
3、生物工程技术的影响日益增强
上世纪80年代末,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有数百种转基因作物取得了登记。目前,除单一性状的转基因作物之外,复合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已经超过前者。跨国公司加大投资,自己开发或收购种子公司,开发出一批各种性状的转基因作物。近五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已由2010年的188万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11400万公顷,年均增长率达40.8%。农业生物技术对世界农药市场的影响日益加大,特别是对化学除草剂、杀虫、杀螨剂的影响更大。
4、跨国公司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从充分利用全球自然、人力和环境资源的角度出发,调整总体发展策略,优化资源配置。跨国公司主要掌握科研开发和市场开发,而在其它国家生产和采购。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主要采取的策略是:过专利期品种采用定制的方法;专利期内品种采用专利授权,进行最后2~3步合成的方法。
5、非贸易壁垒增多
近年来,我国农药出口增长较快,冲击了跨国农药公司的传统市场和既得利益,为此,发达国家设置了一系列的非贸易壁垒,如农药残留标准、产品技术标准和反倾销诉讼等。
(二)国内农药发展环境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农业和其他相关行业对农药提出了新的需求,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药行业与其它行业一样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农药行业的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1、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对农药行业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需求多样化,水果、蔬菜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速,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以及林业、城市绿化、家居卫生、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农药向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2、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新环保法的颁布和实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监管力度加大,推进农药行业加大开发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力度,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为保护环境和提高土地质量,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对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以及指导农民科学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
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对农药生产工艺技术和组合物的专利申请大幅度增加。在农药生产准入和生产许可过程中,不断有跨国公司和国内生产企业提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侵权企业获得生产许可提出异议。
4、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
粮食问题始终是国家第一重视的问题,保证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国家不断制定和完善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甚至比国际标准更加严格。促使我国农药科研和生产提供更安全、残留更低的新品种。
(三)农药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我国农药工业面临的机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加重、人口增长、病虫草害发生频繁、生物燃料推广以及国际游资投机因素等综合影响,农产品平均价格将逐年提高,为缓解全球粮食危机压力和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各国将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从而带动农药需求增加,预计到2015年世界农药销售额将超过640亿美元。特别是南美、东南亚及东欧国家将成为重要的农药新兴消费市场,这些地区农药工业基础薄弱,可以给我国农药企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必须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制定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是必要条件之一。此外,随着高毒农药的淘汰,给一批高效、低毒杀虫剂带来了市场空间。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商持续深入涉足农化物资经营,农药行业中的部分企业也开始进军网上销售,提出了“全过程解决方案”,为农药网上销售与售后服务的结合开辟了新的天地。
2、我国农药工业面临的挑战
我国农药生产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不能支撑高额的创制费用及国际市场开发,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农药出口自有品牌极少,出口秩序混乱,不能获得应有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与此对应,国际跨国公司则强化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加快了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进程,进口额从2011年的4.9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70亿美元,增长了57%。由于新品种的研发滞后于高毒品种的替代速度,部分地区和农作物的市场被跨国公司的产品占领。
此外,日益紧迫的资源和环保压力对农药工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正在编制的农药“废气排放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将大大增加农药生产企业环保治理成本。
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战略目标。对农药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