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农药在森林病害中的应用(一)
1 防治病害的农药种类和剂型
用于病害防治的农药主要有杀菌剂和杀线虫剂。杀菌剂对真菌或细菌有抑菌、 杀菌或钝化其有毒代谢产物等作用。有些农要抗菌素,例如四环素还能防治植原体病害。
1.1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按照杀菌剂防治病害的作用方式,可区分为保护性、 治疗性和铲除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原菌侵入前施用,可保护植物,阻止病原菌侵入。治疗性杀菌剂能进入植物组织内部,抑制或杀死已经侵入的病原菌,使植物病情减轻或恢复健康。铲除性杀菌剂对病原菌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可通过直接触杀、 熏蒸或渗透植物表皮可发挥作用;铲除剂能引起严重的植物药害,常于休眠期使用。内吸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能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运输传导,有的可上行(由根部向茎部)和下行(由茎部向根部)输导。
杀菌剂品种不同,能有效防治的病害范围也不相同。有的品种有很强的专化性,只对特定类群的病原真菌有效,称为专化性杀菌剂;有些则杀菌范围很广,对分类地位不同的多种病原真菌都有效,称为广诺杀菌剂。
1.2 杀菌剂的化学类型。
1885年米拉德发明了第一个无机保护性杀菌剂— —波尔多液。此后人们主要使用含重金属(铜、 汞等)和硫的无机众菌剂。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有机合成杀菌剂,60年代起使用高效内吸杀菌剂。现有杀菌剂品种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有食机硫、 农机磷、 农机砷,取代苯类、 有机苯环类以及抗菌素类杀菌剂。
1.3 杀线虫剂。
杀线虫剂对线虫有触杀或熏蒸作用。触杀是指药剂经体壁进入线虫体内产生毒害作用。熏蒸是指药剂以气体状态经呼吸系统进入线虫体内而发挥药效。有些杀线虫剂还兼具杀菌杀虫(昆虫)作用。
2 农药有关概念
农药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称为药效,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在施用农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农副产品和环境的残留毒物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残留毒性或残毒。为达到化学防治的目的,要求研制和使用 “高效、 低毒、 低残留” 的杀菌剂和杀线虫剂。未经加工的叫做原药,原药中含有的具杀菌、 杀虫等作用的活性成分,加工后的农药叫制剂,制剂的形态称为剂型。通常制剂的名称包括有效成分含量、 农药名称和别名称等三部分。例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即指明农药名称为代森锰锌,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70%。病害防治常用剂型有乳油、 可湿性粉剂、 可溶性粉剂、 颗粒剂等。其它较少用的有粉剂、 悬浮剂(胶悬剂)、 水剂、 烟雾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