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新华网洛杉矶6月4日电(记者高原)自古以来,“以土为食”就被认为是发生饥馑、民众缺乏粮食的表现。在非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一直存在着食土的习俗,也曾被西方医学界当成异食癖的一种。
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自古流传下来的食土风俗并非无因,而很可能是人们保护健康的一种方法。康奈尔大学的塞拉·杨等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生物学季评》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各大洲都有食土的风俗。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记载了食土的风俗。杨等研究人员对自此以后世界各地有关食土的480多处文献记载进行了分析,这些记载来自传教士、医生、探险者和人类学家等。他们发现,人类食土并非因为饥荒或者怪癖,而是为保护自身。
研究人员分析说,人们食土更多地是为了排除体内毒素、预防疾病和寄生虫。在某些地方,刚怀孕的妇女与少儿食土者多,因为这两类人对病原体和寄生虫尤其敏感,食土是为了预防。此外,在热带地区食土现象比较普遍,可能是为了调理肠胃不适。
研究人员认为,有食土风俗的地方,人们所吃的土多来自地下深处,这些土没有被病菌和寄生虫污染,而且这些土往往烹煮后才食用,不易引起肠胃疾病。食土对身体有一定益处,这种习俗体现了当地人向自然索取营养的智慧,不应被看作怪癖。
此前的研究曾发现,一些土尤其是黏土,含有钙、铁、铜、镁等多种矿物元素。在某些地区,人们没有食用奶制品的风俗,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食土是为满足身体对这些营养元素的需求。对孕妇来说,弱碱性的黏土还能够中和肠胃中的酸,减轻妊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