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冲加强筋后平面变形严重,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保证不变形? 

 设计重逢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请教各位大大,如下图这产品:料厚4.0,外形380*280。冲了中间那三个加强筋后,平面度变形严重,约3.0左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保证不变形?补充说明一下:加强筋的宽度14.0,高度2.5

最新回复
发布回复
三个加强筋凹槽长度有些长的这样受压面积就大了,有办法后整形吗?或者做个定位工装减少冲压时带来的压力
我建议在强加筋时控制和减少铸件浇筑后在冷却的过程中产生收缩变形,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加强筋后平面严重变形。
一般冲加强筋后平面变形严重都是液压机压力给的太大导致的
加强筋的底部厚度越厚,高度越高,拔模斜度越小,塑件的翘曲越小;加强筋的高度对翘曲的影响最大,底部厚度次之,拔模斜度影响最小。
加强筋的底部厚度越小,高度越低,拔模斜越大,加强筋背面对应的缩痕深度越浅;加强筋的底部厚度对翘曲的影响最大,高度次之,拔模斜度影响最小。
缩痕最优水平组合为 TF1HlA4,即加强筋的底部厚度为0. 3T,高度为lT,拔模斜度为1. 50° 时,加强筋背面对应的缩痕最浅。
在加强筋截面尺寸因素中,影响翘曲和缩痕的主要因素是加强筋的底部厚度和高度,而拔模斜度则影响很小。这是因设计拔模斜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塑件可以顺利脱模,但为了避免发生短射现象,在设计拔模斜度的 大小时要考虑加强筋的顶部宽度不能太小。
根据实验和经验,一般拔模后加强筋顶部宽度不能小于0.6mm。另外还可以发现, 翘曲变形最优水平组合与缩痕最优水平组合不重合, 即当设计的加强筋截面尺寸使得翘曲变形量最小时,缩痕并不是最小,反之亦然。所以在实际的设计中,应该根据主要矛盾以灵活处理。
把压料板的力加大,筋的成形材料全部来自筋的本身,不从平面拉料进来。间隙缩小是必然的。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