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人物访谈】黄世霖:到2020年CATL拟投超300亿 动力电池达50G瓦时产能

 重庆川东南地质矿产检测中心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以下内容为摘取的重点部分

1、研发投入及人才队伍:CATL每年研发投入是销售额的5%-6%,这是很大一个投入。像我们的研究院有150多位博士,1000多位硕士,我们差不多投入6个亿去做研发。

2、价格问题:“十二五”国家的要求是180瓦时每公斤,然后每瓦时两块钱。到了“十三五”的时候说的是300-350瓦时每公斤,是1块钱每瓦时。当有这样一个技术企业能够实现300-350瓦时每公斤这样的一个目标,而没有技术的还在做180瓦时每公斤这样一个东西,到时候我同样一公斤的东西,你做出来的东西只能卖180块钱,而我做出来的东西可以卖300-350块钱。这个就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上面来讲,未来要实现很好的性价比,通过技术的进步就能达到,而不是通过减低工人生产的工资或者说怎么样去偷工减料,这个不是一个正道,这是价格因素的一部分。
3、产品规划:一块就是乘用车,我们会积极地发展三元材料的体系。大巴这一块,我们目前主流还是磷酸铁锂,储能这一块我们现在也是用磷酸铁锂做这个东西。
4、发展锂电的契机:第一个咱们国家的原油的保有量比较低;第二个就是在中国的各种各样的污染。
5、技术路线:不断地在追求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能量密度。前期外面也有谈很多石墨烯,实际上这个东西它对能量密度是没有帮助,对导电率有一定的帮助,其实我们业内或者说有蛮多人其实有蛮多的误解。我们始终坚信认为在近期,也就是5-10年内,三元材料的性能的提升和能量密度的提升,是这个行业的技术发展的主流,它是最有可能实现真真正正的量产,形成一个真正的消费者可以大量运用的产品。
6、电池梯度利用:比如我们电池给到大巴用,保用八年,八年以后,它的容量还剩70%-80%。这个电池如果拿去扔掉很可惜了,所以我们是希望这样的一个电池能够梯次利用,拿下来做储能,这个储能的成本就非常便宜。梯次利用完以后,比如说我在储能里面再用十年,用了十年以后,他这个真的不能用,我再拿下来以后进行回收。回收完以后,再去做电池的原材料。这样子形成一个闭环的锂电的产业链。
7、电池在乘用车上的应用优势:所以在我设想未来主流的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纯电动每部车配40度电左右,充电10-15分钟,充一次电可以跑300公里;百公里的能耗;也就是说1度电1000块钱这样的情况下,我配40度电的动力电池才4万块钱。您去想一想,整个电池才4万块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国家补贴,我电动汽车跟燃油车不相上下,甚至努力下还可以做得更便宜。没有发动机以后的保养费。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