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汽车结构的分析方案需要掌握所用程序的功能特点,明确分析目标,制定周密的分析方案和实施计划,包括模型简化和单元离散方案,载荷和约束施加方案等,尽量避免分析过程中的错误和反复调试。好的方案是保证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基础,虽然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可能有不同的步骤,但需要按照一定的流场标准进行。
(1)收集基础数据:包括图纸、部件质量、各种载荷工况、轴荷或轮荷大小,材料性能参数、对标车型等相关资料,调研实际结构使用情况,用户定性预定了分析,尽量多的手机分析对象信息,便于明确分析任务以及目标。
(2)建立命名体系:包括模型命名规则、顺序、编号(留有余量)等。如按照测试——总成——零件与部件——组件——原件相对应的图元管理体系。白车身可按地板总成、左右前纵梁总成、前轮罩焊接总成、左右侧围焊接总成、前围焊接总成、后围焊接总成以及顶盖总成等划分命名。
(3)明确分析类型:是静态还是动态,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是否进行优化、疲劳、参数化分析等。
(4)区分设计阶段:在概念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样车改进阶段和产品验证阶段,制定不同的设计目标值。在设计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模型。
(5)采用合理单位:准备好分析原始数据、模型几何尺寸、材料属性参数等的单位。
(6)控制模型规模:单元尺寸大小与模型规模应当相匹配,在保证计算目的和计算精度的条件下,尽量控制节点规模,该细化的要细化,该简化的要简化。
(7)均匀划分网格:优先采用四边形单元,尽量采用矩形单元,使网格分布均匀,以四边形单元为主,辅助以三角形单元(过渡区)。
(8)处理连接关系:注意连接特性,确定零部件之间以及各总成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关系有刚性连接、柔性连接、铰接、焊接、滑移连接等。
(9)正确约束边界:在适当的位置施加各方向适当的位移约束,有约束力必有约束反力,不能过多约束,不能少加约束。
(10)制定载荷工况:分析计算每个工况的载荷类型、大小,确定施加位置和施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