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土木工程凉了?行业“热”过之后回归理性

 土木人小张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土木工程凉了?无论是从前端的招生,中端的专业调转,还是尾端的就业选择,土木工程算是全方面的凉了。

从前端招生看,大约5年前,土木工程专业的报考就出现了“遇冷”信号。2022年土木王牌院校同济大学在河南招生的投档分从上一年的667分降到564 分,投档最低分排名从1730名降到43252名。

从中端调剂看,开篇我们说到湖南大学2022年土木学院净流出98人,几乎“搬空”了整个学院。

从后端就业看,十年前土木专业毕业生的首选是不用戴帽子的地产公司和设计院。现如今,不戴帽子是大概率不可能事件,即使退而接受去施工单位戴白帽(管理人员),现实却可能是戴上红帽或黄帽,下沉到现场扒灰,做基层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建筑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缩小;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在步入社会做选择时,会结合他获取的多方面信息,带入当下的工作场景,把工作环境、工作压力摆在首位,其中不乏对土木工程专业较深的误解。

正是这些悄然的变化,给土木工程降了温,使其“热”过之后回归理性。

最新回复
发布回复
回复土木人小张:我们单位也有一些清华的,主要从事结构设计。 总体来说,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加班多,没有有益的交际圈,风险大,不着家,没有受甲方尊重,甚至践踏。 说实话,这个行业哪怕顶级设计院,平台也就摆在那。 各人特别优秀成为大师那种不谈,只说普遍现象。
回复土木人小张:人才培养方向错了,建筑行业不缺技术人才,99%干的都是没技术的房地产,有几个能碰到三峡、粤港澳项目呢?一辈子可能都遇不到一个超高层。 急缺的是管理人才,沟通协调能力,这个不是学校能教出来的。 公司投资的一个地产项目,技术负责人是老八校研究生,技术水平没的说,但是有次代替项目总接待质安监日常巡检时,跟对方吵了一架,结果项目被挑刺下了个不良,最后只能调离。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