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配色基础知识及塑胶染色技巧

 赖邦吉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照射物體﹐其反射或透射光之光譜組成則被改變
刺激視神經傳至大腦﹐而產生色彩之感覺
物體
接受光之照射﹐將其中之部分波長吸收﹐因而改變光譜組成
將反射﹑散射或透射﹐而傳播出去
觀察者---人或儀器
接收光﹐分析其光譜組成(眼睛/分光儀)轉換成色彩(人/電腦)

人們常把紅﹑黃﹑藍稱作三原色
兩種原色相拼為”間色”﹐間色也有三種﹕
紅+藍=紫色
黃+藍=綠色
紅+黃=橙色
兩間色相混所產生的顏色叫”復色”﹐例如橄欖﹑棕色﹑藍灰等
此外﹐在原色或間色的基礎上﹐用白色沖淡﹐便 可配出淺紅﹑粉紅﹑淺藍等深淺不同的顏色﹔加不同量的黑色﹐又可調出棕﹑深棕﹑黑綠等明亮度不同的顏色。由此﹐常稱白色和黑色為消失色。


CIE的全稱是Commissionm  Internationale  de I’Eclairage﹐這是國際照明協會的法文名稱﹐CIE負責對光源﹑光學儀器和色度學制定統一的國際標准。
色差之定義﹕當二色樣在色彩空間之接近到某個程度稱之為色差﹔人眼無法分辨二者之間的色彩差異時﹐此種色差稱恰可察覺(just-noticeable)色差。若二者之色差大于恰可察覺色差﹐但仍可為他人接受時﹐稱為可接受(acceptable)色差。

L* a* b*色空間是當前最通用的測量物體顏色的色空間之一﹐是由CIE在1976年制定的。
L*=明度   +白 –黑          C=彩度
a*=紅綠   +紅  -綠           H=色相
b*=黃藍   +黃  -藍        ∆E=總色差
使用率最高的色差計算公式CIEL*a*b*,其公式如下﹕
總色差﹕∆E*=√(∆L*)²+(∆a*)²+(∆b*)²
色相差﹕∆H*=√(∆E*)²--(∆C*)-(∆L*)²
彩度差﹕∆C*=C2*-C1*

在配色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便是色變。若兩物體在某一條件下呈相同的色彩曲線﹐但如改變其條件(觀察者或光源)﹑則色彩曲線便不同(異譜同色)。故配色者應將此現象調至最低之情況﹑尤其在色粉組合之選擇時相當重要。

色料﹕能改變物體色彩的材料。就其成份可分為顏料與染料。
顏料﹕
有機顏料﹕色澤鮮艷﹑著色力佳﹑半透明﹑比重低﹑大部分不可溶解于溶媒中﹐以及耐光﹑耐候性依色料中間體表面處理而定
無機顏料﹕色澤及著色力比有機色料差﹑不透明﹑遮蔽力優﹑優越的耐熱及耐光性﹑比重大﹑完全不溶于溶媒中。
染料﹕色澤鮮艷﹑著色力高﹑完全透明﹑可溶解于溶媒中﹑一般而言耐光及耐候性較顏料差﹑只要溶解均勻﹑無分散問題。

一般色粉具有較好的分散性
在加有鈦粉的配 方中必須添加分散劑﹐其用量比為﹕分散劑﹕鈦粉=1﹕10﹐用量太少會導致分散不均

泛用工程塑膠不可使用硬脂酸鎂﹐加入會破壞塑膠材質﹐如﹕PC/ABS   PC  POM等只能用EBS或專用分散劑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