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1、农业栽培调控技术:选用抗病虫蔬菜优良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对蔬菜的为害。
(1) 选用抗(耐)病品种。选择经过检疫的抗(耐)病品种,淘汰连续种植多年的品种。选用嫁接苗,预防瓜类、茄果类蔬菜枯萎病。
(2) 实行轮作,预防土传病害。在一块菜地上不连续种植同科蔬菜、瓜类、茄果类蔬菜于水稻轮作或与葱、蒜、叶菜类轮作,减少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
(3) 高垄窄畦,三沟配套。要求菜地畦宽1.2-1.4米,畦沟深0.2米,腰沟深0.3米,围沟深0.4米。做到畦面不积水,雨停沟干,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4) 高温闷棚防病。在原有蔬菜大棚内,于夏季换茬期间,选择晴天将大棚完全密闭后,连续高温闷烤5-7天,可杀灭青枯病、枯萎病、疫病病菌。
(5) 加强田间管理,预防土传病害。蔬菜生长期间,及时摘除病虫为害的叶片、果实或拔除病虫株;蔬菜收获后,清理菜地病虫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深埋或放于粪窑内,可减少病虫初次侵染源,防止病残体上的病菌再次传插为害,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科学管水,避免串灌、漫灌,减缓病害传插蔓延速度。
2、黄板诱杀技术:利用害虫对黄色的趋性,在蚜虫、潜叶蝇、白粉虱、蓟马成虫发生期,用黄板诱杀成虫,每亩均匀插挂黄板20块,黄板应高出蔬菜30厘米,每月更换一次。
3、性诱剂技术:利用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成虫雄蛾,减少雌蛾交配繁殖,降低卵孵化率,减少田间虫口基数。小菜蛾性引诱剂,每亩放1个诱捕器,内置3个诱芯;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性引诱剂每亩放1个诱捕器,内置1个诱芯。各诱捕器间距30米,将诱捕器挂在棚架或木棍上,高出蔬菜30厘米。春秋季每30天更换诱芯一次,夏季每20天更换诱芯一次。
自制诱捕器制作方法是:用可乐瓶、油瓶、矿泉水瓶,在瓶子的颈部膨大处下方3厘米处剪2个对称的2×2厘米孔口,在诱捕器中加水和洗衣粉,诱芯接近水面,但不能浸泡到水中,以免失效。
4、防虫网技术:蔬菜生长期内,在棚架上覆盖50目防虫网,把网棚的四周压紧,不留缝隙,防止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瓜绢螟,豆荚螟等害虫进入棚内为害。在盖网棚之前要处理一次地下害虫,进出棚时及时关严棚门。
5、灯光诱杀技术:每30-50亩菜地安装杀虫灯一盏,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米。每晚天黑开灯,天亮关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小菜蛾、瓜绢螟等蔬菜害虫的成虫。
6、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苦参碱、苦皮藤素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用阿维菌素防治潜叶蝇等;用高效低毒菊酯类农药防治蔬菜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