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如何做好动物疾病的病理学诊断

 胡继光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一、诊断包括的基本步骤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问询)——临床症状观察(包括主述)——及时(第一时间)对发病群中代表性病例剖检、取材——根据临床初步诊断决定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病理)——根据临床效果展开治疗性诊断(效果)——综合分析判断后确诊。
二、目前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1、早期不送实验室进行诊断,仅根据临床判断进行对症治疗
2、将病原的检出和病混为一谈
3、以混合感染替代诊断,不去确定原发病因
4、治疗性判断,不明就里
三、病理学诊断的作用
1、提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对有示病性病变和直接观察可见病原的疾病,可直接确诊,如结核、伤寒、寄生虫等。
对有相关形态改变,经组织化学方法能证实其与病原的关系,可直接确诊,如附红细胞体、真菌等。
对以组织细胞改变为诊断基础的疾病,如肿瘤、海绵状脑病等,通过病理变化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确诊。
2、提出可能的病因学证据或线索
对临床症状和大体病变相似的疾病,可通过组织学病变和原位病原的检出进行鉴别诊断,如PRRS、PRV等临床表现呼吸道症状,大体剖检肺部病变相似的疫病
对新发传染病、多病原混合感染等无法认知原发病因的疫情,如2006年发生的HP-PRRS,可通过全面取材,分析检测到的病原与病变的关系,为诊断提供线索和证据 。
3、提供可能的预后因素
如肿瘤的低分化、多脏器转移,无治疗意义。对曾祖和部分祖代需开展净化工作。
病毒性感染为原发病因时,对混合或继发细菌感染进行治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对因采取防控措施。
对部分病程短、预后好的病毒性疾病,可能不需要特别治疗过程,但疫情过后需及时调整免疫程序。
四、目前病理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在发病早期进行诊断。
2、只看病理变化,不知其中的临床寓意。
3、不识别或遗漏了重要病变,不做组织学观察/取材不当。
4、制片技术、读片水平有待提高。
五、组织样品取材方法
1、剖检取样时,最好选用濒死或刚刚死亡的动物组织。因动物死亡经时后会造成组织细胞自溶,细胞结构被破坏,无法观察细胞的微细结构,会导致误诊。
当脏器肿大明显,而病变较一致时,如禽肿瘤病,可从中切取约1 cm左右的组织,置于固定液中。
2、如病变为灶性,则需切取病变与正常组织交界部分。
3、对脾·脏等被摸较厚的脏器,一定要有切面,否则无法彻底固定,给组织造成人为损伤,影响诊断结果的判定。
4、组织样品取材时要注意:取材部位应是主要病变区;应为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区;所取组织块不要太大,厚度不要超过1 cm,最好要有切面;取材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人为挤压造成的损伤。
六、样品的运送
1、所采集的样品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如果样品采集后24小时内送抵实验室,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24小时内不能送达,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下,可将样品冷冻,并维持低温状态运送;根据要求决定送往实验室的样品是否放在保存液中运送。甲醛固定的组织样品,需在常温条件下充分固定,不能冷冻,以防止组织形态改变。
2、将样品密封后装在保温箱内加冰袋运送,要有封口膜防止离心管内液体和螺口容器包装,防止内容物泄露,组织样品可置于自封塑料袋中。如需寄送,装箱时要垫上足够的缓冲材料。
3、制成的涂片、触片、玻片上要做好标记(铅笔),火焰固定,并另附说明,玻片最好放在玻片盒内,以防破损。要在干燥常温条件下运送,以防止脱片。所有样品都要进行详细登记记录。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