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问题与维修问题

 流浪的军刀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今天和大家聊聊新能源汽车,在大多数汽车维修人员看来也许觉得新能源汽车离我们很遥远,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超乎我们想象。2011年到2016年,从不足5千辆发展到51万辆,保有量从1万辆提升到100万辆,100倍的增长。有些汽修技师也许对新能源汽车犯糊涂,一下子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插电式,纯电动,概念较多,其实简单的说就3条技术线路,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这三种。


我们知道丰田做混合动力做到了神级,可是我们国家最后选择了纯电动做为战略发展的方向。确立这个战略真正成文是2012年3月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规划》,“全面推动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这也是最先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这个我们是在“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全面探索之后,在纯电驱动和常规混合动力选择了以纯电驱动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率先推进的占突破口。

纯电动汽车的引入,叫“两头挤”,就是大客车和微型电动轿车逐步向中级家用轿车发展,就是两头往中间挤,这个局面也已经完全形成了。当初大家对纯电动产品的里程都是100多公里,现在300公里以上的车已经非常多了。

另外,我们纯电动商用车的总体水平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产品的规模出口。我们充电基础设施也在去年开始出现拐点,前面发展基本上都是平的,到了去年就开始出现拐点了,到去年是15万个充电桩。从去年年底开始,现在每个月大概在1万多个,所以今年年底就会到达30万个。这是公共的,私人的每人买个车是自带一个充电桩的。由于电动车进入市场之后,整个充电桩产业也开始快速发展了,出现拐点。

家用主流轿车的性价比车型技术形成竞争力,当然这中间关键取决于电池,纯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就是里程跟成本的比值,因为多100公里续驶里程就得多装100公里的电池,电池成本是比较高的。

这里要说究竟多少续驶里程是合适的呢?其实跟车型有密切的关系,比方说一个2.5米长的微型电动汽车,续驶150公里足够了。比方说奔驰Smart就是这样的车,没有必要搞500公里,也装不了那么多电池,因为体积就那么小。A00级,像QQ这么大的,200公里是合理的。到A0级车,家用轿车像伊兰特这么大的,300公里是合适的。到A级车,比方说捷达那么大的车,400公里是合理的。

B级、C级中高档轿车可能要500公里。现在从国际的调查看,日本消费者对续驶里程300公里的车接受度70%,在欧洲就不一样了,要500公里,因为欧洲开车速度非常高,行驶里程也相对长,所以各个地方市场是不一样的。

另外,要不要超快速充电,比方说350千瓦,15分钟充电跑500公里,这是欧洲的提法。日本就认为这个指标是过度的,这是欧洲部分车企针对部分车型的策略,什么车型的策略呢?B级、C级豪华车这个范围是需要的,显然(B级以下)都是不需要的。而且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反而会降低对里程的要求,如果充电非常方便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为了提高里程,电池的体积必须降下来,如果电池体积很大,想装也装不上去。一般一个家用轿车的体积多少呢?220L,比方说3吨重的SUV它装电池的体积400L,这个标准定了。电池的体积是多大呢?我们有个体积能量密度,每升多少能量,跟重量能量密度是对应的,比方说250瓦时/公斤,大概是每升500瓦时。所以不同的能量密度也决定了里程的长短,比如SUV要做500、600、700、800都是可能的,但是轿车体积有限制,如果说你是QQ那么大的车,你非要它跑500公里,不现实,没有体积,装不了。

另还有一个是成本问题,你装那么多电池成本怎么办?电池材料主要在青海那边,一吨碳酸锂成本1万—2万,卖15万—17万,这是高额利润。合理的价格在多少呢?3万—5万,如果到达这个价格电池成本还有可能大幅下降。另外一个就是生产制造环节降成本,电池良品率还不够高,一致性还不够好。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