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现今已报道的能用离子变换树脂技术从浸出液中吸附分离、提纯和回收的金属元素不少于70种。在氰化过程中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回收金,可以从澄清的氰化液中进行,也可以象CIP法一样将树脂加入矿浆中,在氰化的同时或氰化后的矿浆中进行。后者称为树脂浆法(RIP)。
离子交换吸附金是R.甘斯(Gans)1906年和1909年在他的专利和论文中提出的。他指出,离子交换树脂有可能从含金稀溶液和海水中提取金。此后,阿达姆斯和赫尔姆斯于1935年首次人工合成了第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接着,F.C.纳科德(Nachod)于1945年提出了离子交换树脂提金的方法。英国公司1949年使用IR-4B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碱性氰化液中提金的试验获得成功,金、银的吸附回收率分别达95.4%和79.%。
前苏联是氰化树脂矿浆法提金工艺应用的创始国。他们研制合成了多种类型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并从中选筛出AM-2B型双官能团大孔径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主要应用品种。他们在现今乌兹别克共和国穆龙陶大型露天金矿建立了第一座RIP提金工厂,该厂于1967年进行试生产,1974年正式投产,现今年产黄金可能已超过120t。并先后在乌兹别克安哥萨(2000t规模)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北叶尼塞(2500t规模)、乌拉尔的别列佐夫斯基(2000t规模)、南乌拉尔的卡奇克勒(2000t规模)等矿山建立了RIP提金工厂。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从矿浆中吸附金,最关键的问题是:(1)合成对金选择性好、吸附容量高、机械强度大、化学稳定性好的树脂;(2)制定合理的载金树脂解吸工艺,既能确保金的解吸完全,又能通过净化除去其中吸附的大量贱金属杂质,恢复树脂的初始吸附容量,使树脂能多次返回循环使用;(3)要有处理能力大,适合于树脂从浓矿浆中吸附金(银)的设备。
离子交换树脂从氰化溶液中吸附回收金,虽不如锌置换法经济。但用于树脂浆法,则和炭浆法一样不必进行矿浆的固液分离、洗涤和溶液的澄清、除气等过程,且树脂的韧性大于活性炭,又能缩短氰化时间,提高矿浆中金的吸附回收率,降低载金细碎树脂在尾矿中的损失。但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容量虽大于活性炭,而对金、银的选择性却远低于活性炭。载金树脂中荷载的大量贱金属杂质使解吸过程复杂化,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致使树脂浆法比炭浆法的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都高得多。这都有待进一步研究gaijin。
树脂浆法除前苏联外,也在加拿大大黄刀公司的两个选厂和其他国家实践了几年。在南非,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完成了半工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