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网络利用率的学习与分析

 辽宁辽环认证中心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网络利用率的学习与分析

09年1月16日的技术交流会上,大家讨论了网络健康体检方面的内容,但因知识点过多,时间过短,很多地方都意犹未尽,因此,我把网络利用率相关的内容先整理出来,放在公开区域,让更多的朋友讨论。
PPT中这块内容主要有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 细节丢失问题
 100%利用率的对与错
 平均利用率70%的参考(10分钟)
 C/S交互链路与中继链路的监测区别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把网络利用率的概念做个简单介绍。网络利用率在网络健康检查或者说是运维保障中是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值,它代表了网络线路的繁忙程度。网络利用率细分一下里面还有三个重要指标:
1, 网络平均利用率;
2, 峰值利用率;
3, 历史利用率;
这三个指标具有从属关系,并且具有不一样的参考意义。详细请google。
OK,我们回到PPT来具体讨论。
首先看“细节丢失”。如果大家经常用协议分析工具来测量网络平均利用率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的存在。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图:
1.jpg (57.67 KB)
2009-1-20 21:08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曲线图中,存在一个2M的峰值,请注意上面的采样时间,是1秒,现在我们把这个时间换成60秒,看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下图:
2.jpg (37.62 KB)
2009-1-20 21:08
我们发现,2M的峰值不见了,同样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峰值变成了1.2M多,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丢失了很多细节呢?

我们了解一下算法就知道了,在指定时间内使用了多少带宽的平均值,就是这个平均利用率,算法是:平均利用率=使用了的数据量/时间 ,因此,当把时间放大时,平均利用率的值就变小了,因为数据量被分摊了,这才导致我们没有看到那个2M的峰值,这样,细节就丢失了。
那么是不是把时间放的越小,我们所能看到的数据就更精确呢?这就引出了我们下面一个问题,即“100%利用率的对与错”,等我们先讨论一下这个讨论点后,再回头来看这个问题。
当我们观察一条链路的负载情况时,如果发现某段时间内有100%的高利用率,那么很有可能在这段时间网络会现不太乐观的情况,因此,这种高利用率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那么再假如,我们持续观察一条链路的负载情况,发现基本维持在20%-30%之间,那么多出来的那70%的容量是不是就浪费掉了?
再换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某个东西利用率越高,那么就说明这个东西非常有用,反之则认为没有用,可以舍去。比如你买了个东西,一年难得用上几次,那么你要来干嘛?不如再转买得了。
而在网络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同样这么理解?当我100M带宽利用率基本在20%的时候,也就是说平均利用率仅20M/S,是不是可以从有效利用资源,节约成本的角度把线路换成20M的?反正多了也用不了,不如省点钱,要知道100M线路的广域网链路,那可是比20M的价格贵的多去了?!
所以,这个100%利用率的矛盾点就出来,即一方面我们不希望看到100%的高利用率,那另一方面我们又觉得维持低利用率又浪费资源!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因为100M带宽的20%利用率和20M带宽100%利用率是完全不同的。也许有同学就说了:“100M只用20M和20M全部用满了,这两个之间有区别吗?”
当然是有区别的,不过,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度。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