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塔斯马尼亚恶魔(Tasmanian Devil),即袋獾,是一种有袋类食肉动物,只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由于其遭遇攻击时会发出臭味、刺耳的叫声,以及凶恶的表情,因此得名“塔斯马尼亚恶魔”。 然而,最近三十年来,袋獾一直在与一种传染性癌症作斗争——面部肿瘤病(DFTD),这是一种通过咬伤传播的癌症。因为袋獾在争夺伴侣和食物时会互相撕咬,这导致面部肿瘤病在袋獾种群中的快速传播,这严重威胁了这种这一珍稀物种,仅在最近十年里,已有大约60%-70%的袋獾死于这种传染性癌症。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evolution of two transmissible cancers in Tasmanian devil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袋獾种群中在大约2011年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染性面部肿瘤病DFT2,其变异速度更快,对袋獾构成了高度威胁,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袋獾种群的崩溃。 该研究绘制了两种袋獾面部肿瘤病DFT1和DFT2的出现和突变,并描述了这两种癌症的持续进化,这些发现强调了传染性癌症对袋獾的持续威胁。 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袋獾种群中有着两种传染性癌症。这也让比较这两种癌症的进化成为可能。通过观察这些癌细胞中DNA积累的突变,可以追踪这些癌症的起源和进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癌症都是通过相似的过程产生的,并且都有持续进化的惊人信号,很难预测这种持续的癌症进化将如何影响袋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