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IL-17受体信号的自激活可维持炎症持续并促进疾病进展

 药魔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IL-17是一种主要由Th17细胞产生的关键促炎症细胞因子,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高表达,包括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并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抗体类疗法直接靶向IL-17或其受体IL-17R阻断其信号转导。然而,除银屑病等少数疾病外,该疗法在多种IL-17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中因无效甚至加重疾病而宣告失败或被迫中止。这些与其发病机理相矛盾的现象原因未明,不仅极大地限制了抗IL-17疗法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前景,也提示IL-17信号中可能存在未知的分子事件。

近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强教授团队在 Immunity 期刊发表了题为:An autonomous activation of interleukin-17 receptor signal sustains inflammation and promotes disease progress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基础IL-17信号中一个过去未被报道过的“后门”机制——由IL-17A诱导SHP2高表达,随后形成IL-17R-Act1-SHP2复合物,介导IL-17R信号自激活。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后门机制系IL-17A本身主动设置,目的是加速和维持炎症的长期持续,并抵御相应的抗IL-17疗法。

该研究首次回答了长期以来IL-17炎症为什么会走向慢性化的问题,解释了抗IL-17疗法对于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为什么屡遭失败的原因,还展示了靶向该自激活机制的应用前景。类似这样的“后门”机制也可能存在于其他炎症信号通路中,可望为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最新回复
发布回复
回复药魔:类似这样的“后门”机制也可能存在于其他炎症信号通路中,可望为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回复药魔:类似这样的“后门”机制也可能存在于其他炎症信号通路中,可望为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