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人类的情绪有一种神奇的特性:一种强烈情绪的结束时会自然伴生另一种相反的情绪。心理学家Solomon将这一特性归纳为“动机的对立过程理论”,并且认为这种对立过程将促进形成新的动机行为。 对于“快乐之后的痛苦”现象,学界已经在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大量进展。 然而,对于另一个相反的现象——“痛苦之后的快乐”,即压力、疼痛、恐惧等负性刺激结束后的解脱快感,学界却研究较少。 2023年9月29日,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团队在Neuron上发文,该研究发现,个体解脱快感的强度与对抑郁的抗性呈正相关,并且双向验证了“解脱快感”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了解脱快感可能是生物体对抗抑郁症的一种天然韧性机制。 该论文进一步阐明了编码解脱快感的神经环路机制。此外,该研究还提出了一种无创、不依赖于药物的行为干预策略,通过增强解脱快感进而促进个体抵抗抑郁产生的韧性,为现实世界里预防和早期干预抑郁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