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白皮书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但部分食品品种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问题较为突出。
——进口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
“十二五”期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严格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5年来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万吨、1.5亿美元,没有发生重大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不合格进口食品的主要种类
“十二五”期间,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其中约有一半是糕点饼干、饮料、粮谷及制品和乳制品。
——不合格进口食品的主要来源地
“十二五”期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来自109个国家(地区),其中超七成来自欧盟、台湾地区、东盟和美国。
——进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十二五”期间,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的原因有20类,其中最主要的是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约占不合格食品总批次的四分之三。
安全卫生问题中,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标、污染物超标较为突出,占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约一半;非安全卫生问题中,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较为突出,约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4成。
——大宗进口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乳制品方面,“十二五”期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35个国家(地区)的进口乳制品中检出不合格产品共计1167批、3596吨、1884万美元,其中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标签不合格为主要原因,占不合格总批次的近八成。安全卫生问题中,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山梨酸、柠檬黄、亚硝酸盐等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铁、铬、锌等污染物超标等问题较为突出。
“十二五”期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15个国家(地区)的进口婴幼儿配*乳粉中检出不合格产品67批次、133.6吨、217.6万美元。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标签不合格、品质不合格、污染物超标等。
摘自: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6-29/79213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