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全液压推土机外壳体大孔径加工同轴度差问题

 广州清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推土机终传动外壳体是一种铸造件,用于安装各种高精度传动件,如齿轮、轴及轴承等;此外,外壳体还需要具有密封、防尘等性能,使箱体内的零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对于外壳体轴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容易造成轴承早期快速磨损、齿轮啮合精度降低甚至损坏,引起终传动噪声、振动、高温及结合面渗油等现象,严重影响整机使用性能及寿命。本文针对推土机终传动外壳体加工出现的同轴度超差问题,从多个方面改进了加工工艺,明显提高了孔的同轴度公差等级,满足了性能需求,并对改善后所测同轴度数值进行了简要分析,也为此类结构外壳体同轴度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和思路。

1. 问题描述及工艺分析

  此终传动外壳体为铸钢件,材料牌号SC450W,铸造完成后进行正火处理,硬度在131HB以上。外壳体结构为复杂不规则圆形腔体。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中间一组孔φ 614H8和φ 150N7的同轴度问题。其中孔系φ 614H8、φ 150N7同轴度≤φ 0.05mm。

  加工后,用三坐标检测两批次共12件外壳体,具体检测数值如表1所示。从测量结果中可以看出φ 614H8、φ 150N7同轴度最大φ 0.257 9mm,超差400%,平均φ 0.174 0mm,超差250%,合格率只为0。显然,这样的外壳体同轴度与设计数值相差甚远,不能使用。

  由于车间只有一把φ 600mm以上的精镗刀, 因此φ 614H8加工工艺为先用铣刀加工然后用精镗刀精镗。

  (1)粗精加工未分开导致的切削残余应力。本壳体加工时是B、C面是直接加工到图样尺寸,并且孔的铸造余量在20mm左右,面的铸造余量在10mm左右, 采用一次压装, 粗精加工一起连续完成,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力耦合作用即切削残余应力,在切削残余应力的作用下工件与刀具的接触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同时产生大量的切削热,造成工件各部位温度不均,发生热变形。此壳体是不规则圆形腔体, 壁厚也较薄, 所以在松开工件时用百分表检测有明显的形变, 圆度和圆柱度分别达到φ 0.063 3mm和φ 0.051 2mm,对同轴度的检测有很大的影响。

  (2)工件的装夹不合理。由于粗加工无法保证B、C面的平面度在0.1mm以内,所以在精加工压装前需要对工件进行百分表找平,找平后对工件空虚处用薄铜片塞实,由于壳体结构的原因,C面的加工压装方式,所以在装夹力的作用下工件A点悬空位置很容易发生形变,在内部形成装夹应力并产生相应的位移,当刀具进行切削时,会出现“过切”或“欠切”的现象,从而造成工件表面几何误差变形,用百分表检测压装后表面变形0.15mm左右。B面加工压装方式,压紧后百分表检测表面变形在0.1mm左右。壳体B、C面粗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平面度都一般,在装夹过程中容易导致平面压装变形,由于本壳体刚性一般,导致整个壳体都产生形变,装夹误差大。

  (3)基准不统一。本产品孔系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及精加工是在同一设备上连续完成的,如图1所示,φ 150N7孔是以基准面C作为基准有垂直度要求,而φ 614H8孔是以φ 150N7孔和基面C为加工基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φ 150N7孔是以基准面B作为基准,虽然在加工φ 614H8孔前找正φ 150N7孔,但是这两个孔的基准不统一,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对同轴度有很大影响。

2. 加工工艺改善及同轴度分析

  (1)从加工工艺的角度出发,重新调整外壳体的加工工艺路线所示。将工件的B、C面粗精加工分开加工,保证工件内应力及时释放,减少变形,同时精加工C面及孔系时φ 150N7孔预留1mm加工余量与φ 614H8孔最后同时加工,保证加工、定位基准统一,消除基准不重合误差;将钻孔工序调整至孔面精加工之前,减少孔和面的变形;最后精加工φ 614H8孔前松开压板,释放工件残余应力后在轻压压板进行加工至图样要求尺寸。

  (2)在压点A处增加了辅助支撑点,可增加外壳体刚性,消除了零件大平面加工时的振动现象。

  (3)工件压装优化。因为壳体刚性差,压装易变形,另外在加工φ 614H8孔时是靠C面定位,C面的平面度大概在0.05~0.1mm之间,这样C面就相当于“过定位” , 压装后壳体容易产生形变。于是我们将壳体用4个等高块支撑起来,靠点定位,并在需要压装的地方焊上工艺块,避免壳体悬空压装,这样就消除了平面度和刚性差对压装的影响。

  具体加工方法如下:①总共需要焊接4个工艺块,均在B、C面粗加工后焊接,其中工艺块1比B面低0.5mm,工艺块2比C面低0.5mm,这样能保证在半精加工B、C面时能将4个工艺块一起铣平,保证4个工艺块分别与B、C面在同一平面上。②具体压点如图7所示,加工C面时,压点C、D在壳体上,压点A、B为工艺块1;加工B面时,压点G、H在壳体上,压点E、F为工艺块2。③压点A、B、C、D及E、F、G、H均压装在4个等高块上,等高块先按点布局位置固定在工作台上,用机床将等高块铣平,保证平面度≤0.02mm。

  通过以上改进, 使用三坐标再次测量了相关尺寸。从数据中看出,φ 150N7孔与φ 614H8孔的同轴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φ 150N7孔与φ 614H8孔的圆度及圆柱度也有较大的改善。其中两孔的同轴度合格率较之前提升100%,满足图样要求及装配要求。

3. 结语

  通过以上工艺改进,提高了外壳体孔的同轴度。此外,本壳体同轴度图样标注方法与实际装配有一定的出入,图样标注是以φ 150N7孔看φ 614H8孔,这样就会放大三坐标实际检测结果,如果将同轴度的测量基准改为公共轴线,可减少基准偏移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相对于原来的测量方法,使用测量公共轴线的方法测量同轴度,更加切合实际装配要求,这一点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证实。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