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1、我国石墨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石墨资源市场秩序混乱,供求关系失衡近十年来我国勘查和评估石墨资源的工作相对较少,石墨资源资料更新工作较落后。大部分矿山开采之前没有查清不同鳞片尺寸的石墨资源分布状态,也没有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鳞片石墨研发出不同的选矿和加工技术。石墨加工方法较为单一,使得与大鳞片石墨混染的细鳞片石墨回收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的可利用的细鳞片石墨资源。隐晶质石墨矿床利用程度不够,湖南许多隐晶质石墨矿床与煤层共生,石墨被当作煤炭使用,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
各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石墨热情高涨,国内石墨企业数量和产能急剧扩张。新投资的石墨企业多数生产的产品与原有的企业大同小异,依旧缺乏高新技术,造成了生产线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了初级加工产品的产能过剩,造成企业之间恶性竟争,使得疲软的市场雪上加霜,影响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
石墨企业竟争愈加激烈,许多企业以浪费资源为代价维持生存,采富弃贫现象严重。一些资金不太充裕的小企业以加大出口石墨初级产品来缓解经营压力,甚至某些中大型企业在深加工产品领域也出现了降低质量标准和技术指标为手段来冲击市场,扰乱市场秩序。
(2)产品单一,精深加工技术水平落后从全国石墨产业链来看,除了山东、黑龙江石墨产业链相对比较完善,有配套的深加工企业,石墨的生产附加值相对较高,其他主要石墨产区基本上还是以采选业为主,几乎没有精深加工企业。他们生产廉价的石墨原料,而且开采技术落后,生产品级划分不严,资源浪费严重,产品附加值极低。我国石墨工业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竟争,一些大型企业在石墨产品的提纯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方面进步明显,但是高纯细微石墨加工技术与欧美和日韩发达国家相比依旧落后。
我国向来注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注重科研技术的研发和科技人员的培养。而日本、美国、韩国和欧盟虽然石墨资源短缺,但是他们致力于研发和创造石墨新产品,应用较广的氟化石墨产品和核石墨产品都是由发达国家开发的。值得高兴的是我国石墨行业逐渐意识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积极引进高端生产线的同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现在新能源锉电池产业中已有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
(3)环保意识淡漠,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石墨开采矿山企业长期以来效益不佳,生产设备落后,企业无力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或者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愿进行设备更新换代,石墨开采粗放,矿山管理落后。有许多中小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私挖滥采,石墨生产过程中尾矿和废水随地排放,即污染了环境,又侵占了耕地。石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酸、碱、原煤等辅助材料,粉碎烘干过程中粉尘作业除尘差,危害生产工人身体健康,加剧周边地区的污染,通常石墨企业周边的道路房屋河流都是覆盖一层灰黑色粉尘,农作物受损减产,村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如今村民的维权意识增强,经常由于污染问题与企业发生冲突,甚至造成流血事件,但是部分地区的政府为了税收,加上环保部门的不作为,使得这些技术落后的中小石墨生产企业继续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严重损坏了行业形象和秩序。
2、关于石墨资源政策的一些建议
石墨资源同稀上资源一样,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促进石墨工业的振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针对石墨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可适当借鉴稀上资源的管控模式来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政策,比如限产报价、重组石墨生产企业、调整近出口税率、最低限价、加强石墨资源进出口管理、鼓励和补贴石墨产品技术创新等。
(1)控制石墨生产总量,强化矿山开采管理由于解放后的持续大量开采,特别是近几年的掠夺式开采,使得我国现有的可开采的石墨资源储量己大大下降,现在的石墨储量只有2001年的一半左右。
近几年,我国新成立了数百家石墨开采和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依旧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剧了产业竟争,使得原本利润很薄的企业利润进一步下滑。保护优质的石墨资源已经迫在眉睫。这两年虽然石墨行业也开始实行石墨生产总量的调控,根据需求总量来调控矿山生产量,但是非法采矿现象仍然存在,石墨的供应量依旧大于需求量,建议管理部门加大粒度处罚乱采滥挖的矿点。对几处大型的石墨产业园区进行资源整合,淘汰不具备一定工艺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中小矿点,整合不合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中小型企业,避免中、低炭石墨产品过多生产,控制石墨低端产品市场的投放量,如将鸡西和萝北云山的产能在旺季时缩为一半,淡季时停工减产。
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提高石墨矿山开采门槛,认真执行矿山开采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新增石墨矿山的采矿权,整合现有的矿业权,使得优质的石墨资源向技术含量高的石墨生产企业集中。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有利于石墨资源的可持续开采,避免石墨资源的浪费,保护石墨资源的价格。以提高国家对石墨优质资源的掌控能力,增强中国在石墨产业链的话语权。
(2)建立出口专营制度,加强石墨资源战略性储备随着科技的发展,石墨在医药、航空、原子能新材料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成为工业化国家必争的战略资源。我国是天然石墨生产和出口大国,更应该将石墨优质资源提升到战略性储备的地位,从战略资源的高度来管理石墨出口。近3年国内企业没有控制石墨的出口量,反而为追求企业利润,加大石墨开采和出口数量。而与我国做法相反的石墨资源缺乏的进口国家,也正加大进口我国廉价的石墨资源,如日本购买大量天然石墨,并将其沉入海底作为后备资源;美国控制和关闭自己国家的石墨矿山,进口他国廉价的石墨原材料。我国虽为石墨储量大国,但依照现今的开采速度,我国将在20年后变成石墨贫国,到那时可能要高价进口其它国家石墨原材料,国家不能等到宝贵资源流失殆尽才采取措施。
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向日本学习,对石墨资源进行必要的战略储备,包括石墨产品储备、产能储备和优质矿产地储备。为避免我国优质石墨资源以低廉的价格不断流失,我国有必要对石墨出口进行管控,对拥有出口经营权的单位进行整顿,联合大中小企业,建立石墨出口基地和出口专营制度,还可以通过调整天然石墨进出口关税来限制天然石墨的出口。为了鼓励高技术含量企业开发新的石墨复合产品,提高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可以适当对部分高端石墨产品的实行退税补贴,待企业发展壮大后可取消补贴政策,避免某些企业骗取国家补贴税。出口制度的调整在抑制天然石墨初级产品出口的同时还能降低国内各生产企业的无序竟争,从而可平抑石墨价格的大幅波动,提升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长期发展。
(3)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转型为石墨技术出口大国掠夺式的资源开采和低水平的工艺生产是一种经营上的短期行为,技术进步则是企业强化市场竟争、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当前行业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开发石墨新产品和新用途,才是走出困境的重要措施。尽管我国国内近几年已经有一批效益良好的石墨深加工企业,但这些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与日美德韩相比还相差很远,因此建议国家加大石墨技术研发力量,向发达国家学习,建立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培养石墨材料研究应用高技术人员,及时将高附加值、高技术石墨科技成果转化成工业产品。
另外国家应制定和提高石墨企业的准入门槛,提高企业的竟争力,淘汰低端生产企业,加快转变传统以量取胜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大力研发和生产以石墨负极材料、核石墨产品、石墨烯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以及拓宽这些产品的应用领域。为防止有些企业扰乱市场,以次充好,加剧市场不良竟争,国家应建立健全石墨行业新标准化体系和石墨产品分级体系,建立自主品牌,将中国高新技术石墨企业推销到国际市场,力争由原先的石墨原材料出口大国转型为石墨技术出口大国,打破之前的“以采代购、低出高进”的格局。
总之,我国有优质石墨资源优势,有后备科研力量,如果国家和企业能够将口光放的长远,将我国优势资源转化成高科技成品,那么我国的石墨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将会举足轻重,拥有话语权和定价权,才能将石墨新材料充分应用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中,以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能源,从而造福我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