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真正的“物联网”概念最早由英国工程师Kevin Ashton于1998年春在宝洁公司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
90年代中期, Ashton加入保洁公司做品牌管理. 当他走进零 售店铺巡视的时候, 发现一种棕色额唇膏总是处于售罄的状态, 但是库存里还有不少。 一开始以为只是偶然现象, 后来经过调查, 至少在10家店铺中有4家存在同样的问题, 没有在货架上有针对性的摆放正确的产品。 当时零 售商利用条形码管理库存,但这并不能帮助他们选择应该在货架上摆放何种商品, 因为条形码无法跟踪物品的位置信息。 而零 售商推出的会员卡中,会内置一种应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的无线通信芯片。 这让Ashton产生了灵感, 如果在口红的包装中也内置这种芯片, 并且有无线网络能随时接收芯片传来的数据, 零 售商们就可以获知货架上有哪些商品,及时知道何时需要补货了。 RFID 20世纪60年代就商用了, 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辨别敌我机身份。
解决方法:
Kevin Ashton花了两年找到了答案,就是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取代现在的商品条形码,使电子标签变成零 售商品的绝佳信息发射器,并由此变化出千百种应用与管理方式,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和自动化。
Kevin Ashton对物联网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因特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MIT自动识别中心提出,要在计算机因特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