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一个生产技术科的测量技术员,看不懂图纸,连巷道的中线都放偏了,要不是现场班长经验丰富,及时发现问题,要再这么打下去,这条巷道就报废了。”前不久,在某国有煤矿青年技术人才座谈会上,该矿总工程师谈起该矿技术人员队伍现状时忧心忡忡。
身为煤矿测量技术员居然看不懂图纸、不会放线,这看似是黑色幽默,现今却在一些国有煤矿真实地存在。尤其在一些煤炭赋存条件差、作业条件艰苦的南方煤矿,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现象相当普遍,有些煤矿还出现了技术人才断层。
煤矿企业内部问题重重
1
员工薪资福利跟不上
近年来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员工收入整体下降,拖欠“五险一金”,工资欠发缓发迟发成为常态,技术骨干流失加快,加上很多煤矿企业大力实施关闭退出、重组整合等举措保生存,企业本就不丰厚的家底已经见底了。
2
之前阻断了人才流进渠道
前些年困难时候,煤矿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消化富余人员,一律停止了新员工招聘,即使有些岗位人员退出后也是从内部调剂,想进来的进不来,想出去的出不去。久而久之,员工队伍结构和人员僵化,阻断了人才进入煤矿企业的渠道。
3
安全欠账是大问题
部分煤矿安全欠账太多,事故频发直接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进入。由于投入不足,有些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还大量存在,现代化的安全装备不能大规模在煤企中投用,使这些隐患最终形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加大。这种态势尤其令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望而却步。
到如今,各地煤矿人力资源长期处于青黄不接的断档状态,成为煤炭行业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所在,矿难频发凸现煤炭人才匮乏积弊,几乎每起矿难的原因都可找到人才匮乏的原因。
比如,有些煤矿透水事故前有明显透水征兆,及时撤退完全可以避免伤亡,但井下作业的矿工缺乏常识继续作业,事故发生导致人员伤亡。这与有些煤矿采掘区队没有设置专职技术员、矿工不懂安全规程和违规操作有关。
煤矿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或今后较长时期,煤炭仍将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因此煤矿企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亟待引起重视。目前,正是煤炭工业进行产能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
从这个角度讲,首先以矿业专业为主的科研院校,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煤炭主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为煤炭工业培养人才,破解煤矿企业结构性缺人。
比如,加大煤矿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以对口单招方式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定向就业本科生,以订单培养模式为煤炭企业培训技术骨干。可以针对行业急需,依托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通过主体专业培训、短期培训、远程教育网培训等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整体提高。
煤炭行业特色专业往往是比较艰苦的专业,学生不愿意报考。要解决煤炭院校招生难题,除了加强行业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对报考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补助外,还要充分发挥行业院校的优势,开展对口单招、定向培养、在职培训和非学历教育。针对煤矿企业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的实际,尽快发展行业院校的网络教育,通过设立网络学院等方式,利用互联网为提高行业职工素质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煤炭院校与煤炭行业有着天然联系,煤炭院校在与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外,还应敞开校门,继续保持与原煤矿企业的联系和密切合作,继续为煤矿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实现煤炭院校与煤矿企业之间共同发展。
其次,人才是企业之本,也是市场竞争之本。面对严峻形势和挑战,煤矿企业要想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站稳脚跟,务必从现在开始,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加快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紧解决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与短缺问题,抓紧对断层现象的整治与修补。
在实施减员、分流、内退、转岗的同时,打通人才进入煤企的通道,在关键部门、关键工种、关键岗位招聘引进年轻化、有从事煤矿技术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关键型人才,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考虑到人才队伍梯次结构与年龄结构的合理性,要从高等院校及技工学校招收应届毕业生,加速后备人才的培养。
处理好人才外引内培的关系,改变“外来和尚好念经”的传统人才观,重视从员工队伍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对现有技术人员,定期组织外出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科学编制员工培训计划,加大培训软硬件投入,使之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
加大对煤矿主要或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导师带徒等富有煤矿特色的学习培训手段,尽快提高新招工人或新从事技术工种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在传承煤矿工人优良作风的同时,培育职工良好的作业习惯,使年轻技术人员终身受益。
4
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关心关爱技术人才,既要留得住人更要留得住心,鼓励和引导他们在煤矿建功立业。对员工队伍中的骨干选送到专业科研院校去学习深造,提升他们的人生品味和专业技术素养,改善他们的薪酬待遇和生活条件,使之学成后更好地回报企业。
在此基础上,煤矿企业还要加快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步伐,从劳动密集型、管理粗放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增强竞争后劲和创新能力,改善自身作业环境和社会形象,引导社会理解、呵护和尊重煤矿工人,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幸福感和社会美誉度。
总之,当下的煤炭企业压力与机遇共存,要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的努力,卓有成效地抓好煤矿技术人才的梯队建设,打造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技术门类齐全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为煤炭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