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食经济
最近关于生鲜电商的新闻很多,集中反应的,是生鲜电商遭遇寒潮,生存困难。
今年3月,由前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创办的生鲜电商网站Dmall(多点)开启了近50%规模的裁员,员工人数由2900人压缩到1500人左右。 4月7日,顶着亚马逊在中国“处女投”光环的美味七七迫于资金链断裂压力被迫宣布倒闭。 8月1日,刚刚庆祝完“两周岁”生日的生鲜电商“果食帮”宣布正式停业。 最近,生鲜电商中的“一哥”天天果园也宣布关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全部门店…… 是什么让一个个生鲜电商折了腰?又是哪些原因压倒了生鲜电商呢?资本左右企业生死 为“生”实属不易
对资本的过度依赖,是目前互联网餐饮品牌最大的软肋,而生鲜电商对资本的依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创业公司融资到C轮,没有垄断市场,没有盈利,那么投资方将对这个公司进行重新评估”,这个概念成为投资界的“潜规则”。 但是,现在国内的大部分生鲜电商已经触碰到投资领域的“底线”。这也是生鲜电商曾经被各大投资上追逐,如今被冷落的原因之一。 同样是电商平台,滴滴在疯狂地“烧钱”之后,收购了和它对峙的快的和Uber,完全垄断了整个市场。对投资商来说,尽管烧钱但烧得值,钱途还是一片光明的。但生鲜市场却不一样,同样是“烧钱”,但大把的钱烧下去后,不说哪家生鲜电商企业能一统生鲜江湖,就是被它统一了,电商也做不到市场的垄断。 据了解,生鲜市场线下采购份额接近90%,而电商就只是占到了小小的十分之一,试问看不到希望,又有哪个精明的投资商来砸钱呢?青年菜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青年菜君因投资方临时跳票,导致资金链告急,目前正在寻求拆分并购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