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MAP法处理高氨氮废水技术的研究

 长相思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MAP法处理高氨氮废水技术的研究
张晶晶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摘 要:磷酸铵镁沉淀法(MAP 法)是处理氨氮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中的研究了MAP 法处理氨氮废水原料的选择以及我国影响处理效率的主要实验参数。
关键词:MAP; 磷酸铵镁沉淀法; 氨氮; 氢氧化镁
 磷酸铵镁沉淀法(MAP 法)是一种近年来新兴起来的工艺,是一种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有效方法。磷酸铵镁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Ksp=2.5×10-13(25℃)。向高氨氮废水中投加入磷源以及镁源,可以生成磷酸铵镁这种难溶性的沉淀[1],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见式(1):
[sayyes]http://www.wateradd.com/img/2016918215567.GIF[/sayyes]
国外已有学者将低品位氧化镁作为MAP 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的镁源。J.M. Chimenos 等[2] 以低品位氧化镁为镁源研究了pH、反应时间和固液比对MAP 法处理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以低品位氧化镁为镁源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但是有很大的经济优势。
MAP 法(磷酸铵镁沉淀法)所用的药剂会影响处理效果。处理高氨氮废水常选用的磷源包括Na2HPO4、NaH2PO4、H3PO4。这三种磷源的关键区别在于,投加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磷源到氨氮废水后,对废水pH 的影响不同。Na2HPO4、NaH2PO4、H3PO4 的酸性逐渐增强,所以研究者一般本着降低调节废水酸碱度所需投加酸碱成本的目的,挑选适合的磷源。其中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为固体盐类,相比H3PO4 而言具有储存方便、操作危险性低的特点。刘小燕等[3] 以磷酸氢二钠为磷源进行MAP 试验发现,当n(N):n(P)=0.95:1 时,高氨氮废水的氨氮去除率超过了90%。
MAP 沉淀的生成反应中,氨氮、镁源、磷源的理论摩尔比值应该是1:1:1,但是由于实际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副反应的发生,如生成Mg(OH)2 和MgPO4 沉淀。所以,实际反应中镁源和磷源的利用率要低于100%。李望等[4] 以MgCl2 和Na2HPO4 分别为镁源和磷源,当m(N):m(Mg):m(P)=1.0:1.3:1.2,搅拌反应60min,废水中氨氮最终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6.3%。
MAP 法(磷酸铵镁沉淀法)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受pH 值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废水的pH>9.3,废水中的氨氮会大部分以NH3 形式存在,在搅拌条件下直接挥发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所较低的pH 会提高氨氮的转化率,从而提高NH4+ 的浓度。但是pH 值越低,越会促进磷酸铵镁沉淀在废水中的溶解,所以如果pH 过低就会导致生成的磷酸铵镁溶解在废水中,无法形成沉淀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因此,MAP 沉淀反应存在一个最适的pH,既保证氨氮的存在,也能保证磷酸铵镁形成沉淀。黄稳水等[5] 以n(N):n(Mg):n(P)=1:1.4:1.04, 分别用10% 的NaOH 溶液将pH 调为8、8.5、9、9.5、10、13、14 进行试验,结果得到试验的最佳pH 为9.5。
如果采用MgCl2 化学试剂为MAP 沉淀反应的镁源,反应时间在20min内,反应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氨氮去除率就可以达到90%以上[6]。但是如果以MgO 或者轻烧镁粉作为MAP 法的镁源,则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7]。
磷酸铵镁是一种很好的缓释肥料[8], 所以可以将MAP 法生成的磷酸铵镁沉淀回收利用其中的氮磷元素。另外,磷酸铵镁加碱热解后可以重新将Mg2+ 和PO43- 释放出来,同时生成NH3,这样不但可以回收NH3,还可以实现对镁源和磷源的循环利用,达到降低经济成本的目的。
MAP 法(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相比别的方法优势更加明显,并且不会有其他不利产物的生成。如果以轻烧镁粉为镁源可以极大地降低经济成本。MAP 沉淀生成试验主要受配比、pH、反应时间的影响,尤其控制好pH 是提高氨氮处理效果的重要步骤。磷酸铵镁沉淀可以被用作缓释肥或者热解回收磷源、镁源,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J.M. Chimenos, G. Villalba, et al. Removal of ammonium and
phosphates from wastewater resulting from the processof cochineal
extraction using MgO-containing by-product[J].Water Research, 2003(37):1601-1607.
[2]胡红伟. MAP 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01):118-120.
[3]刘小燕, 郑乐平. 磷酸铵镁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8,28(08):45-49.
[4]李望, 张一敏, 刘涛等.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石煤提钒低浓度氨氮废水[J]. 工业水处理,2010,30(09):35-38
[5]黄稳水, 王继徽, 刘小澜等. 磷酸氨镁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03,23(10):34-36.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