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几种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在大田烟草上的应用效果
张庆贞
(湖南省郴州市烟草公司永兴县分公司,湖南永兴423300)
摘要:试验验证了2种物理防治技术以及2种生物防治技术在大田烟叶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其中,相对于常规防治,使用氨基寡糖素防治烟草病毒病、使用甲维盐防治斜纹夜蛾分别能够提高烟叶产值约3873.45、6538.95元/hm2,可以较好地代替常规药剂;诱蛾灯对多种害虫种群的长期控制效果较好,适合搭配其他防治方法共同使用;使用黄板防治蚜虫成本较大,效果差于常规防治,建议用于辅助防治。
关键词:大田烟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23-0141-02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1-3]。加强无公害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积极推广生物、物理防治技术防治烟草病虫害,不仅可以减少用工,降低烟叶生产成本,还能够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降低土壤和烟叶中的农药残留,保护环境,提高烟叶质量和安全性[4-6]。
选用2种物理防治技术以及2种生物防治技术在大田烟叶生产进行了应用试验,并对它们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旨在为烟草大田生产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供试烟草品种为K326,所用烟苗来自同一育苗工厂,统一育苗,长势均匀一致。
试验地点设立在湖南省郴州市烟草公司的一座烟叶生产示范园内,具体位置位于郴州市永兴县樟树镇;示范园面积约为40hm2,由同一农业合作社专业化统一种植管理,园内地块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类型为黄壤,黏土;试验田内烟株株距为50cm,行距为120cm,栽16500株/hm2,留叶18~21片;所有试验处理除指定条件外均采取相同的施肥、田间管理、植保防治以及收获烘烤等条件。试验开始于2014年2月,直至烟叶收获。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黄板,主要防治蚜虫,设置810块/hm2,分3次使用,每次270块/hm2左右,第1次移栽后15~20d使用,间隔18、20d分别使用第2次和第3次;处理B:诱蛾灯(频振式杀虫灯),针对成虫防治,按每盏灯有效覆盖面积3.33hm2;处理C:0.5%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烟草病毒病,按照说明书要求配置好药液,在始见病期用药,连续用药2次,施药时要细雾均匀喷施,以叶片两面沾满药液但不下滴为宜;处理D: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大田斜纹夜蛾发生达1%时用药,于3龄前按要求喷施到位挑治,使用2次;以常规防治作对照(CK)(表1)。处理A和B为物理防治技术,处理C和D为生物防治技术,重复4次,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在示范园内,各小区间预留足够大的空间作为保护行(诱蛾灯处理周边150m内不设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相隔20m以上)[7-9]。
1.3调查内容及方法
分别在烟株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打顶期调查4个处理以及对照小区内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时采取5点取样法,4个重复取平均值[10-11]。在发病盛期调查各处理病害发生种类、发病株率、病情程度[12]。在每个生育期连续一周每天定时观察各处理虫害发生情况,虫害种类、平均每百株虫量(蚜虫为每株)、高峰期虫量。烟叶采摘烘烤后,分处理进行分级,计算各处理与对照的产量、产值(含补贴费)、均价和上等、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
2·结果与分析
2.1防治成本
由表2可知,生物物理防治中,2种生物防治技术处理C、D的防治用工成本等于CK,药剂成本略高于常规防治,由于药剂成本占成本比例较小,因此整体上与常规防治成本相差不大;2种物理防治技术中,处理A的用工成本等于CK,但材料成本较高,高于常规防治852元/hm2,诱蛾灯由于使用时间长,防治面积大,因此每年的平摊成本较小(按使用期6年来计算),由于后期不需要施药,只需要进行简单地维护,因此平摊用工成本也较小,总成本约比常规防治少468元/hm2。
2.2防治效果
2.2.1氨基寡糖素。由表3可知,处理C防治烟草病毒病(TWV、PMV,田间未见CMV发生)的效果明显好于CK,可以在各个生育时期显著降低病害的发病株数及病情指数。
2.2.2甲维盐。由表4可知,处理D示范相对于CK,能够显著降低现蕾期及打顶期的虫口密度及高峰期虫量,其中现蕾期虫口密度及高峰期虫口密度分别下降48%、56%,打顶期虫口密度及高峰期虫口密度分别下降60%、63%。可以发现甲维盐能够更好地防治斜纹夜蛾并且控制其种群的发展。
2.2.3诱蛾灯。调查了现蕾期、打顶期的主要害虫烟青虫、斜纹夜蛾,实际使用中发现,诱虫灯能够整体降低烟草整个田间生育期多种害虫的密度,从整体上降低虫害发生程度。由表5可知,相对于CK,处理B百株虫量更高,但高峰期虫量更低,这说明虽然诱蛾灯的杀虫能力没有杀虫剂直接,但却更能控制害虫的种群稳定,降低暴发的可能性。
2.2.4黄板。调查了黄板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由表6可知,相对于CK,处理A的每株虫量更高,但高峰期虫量更低,这说明虽然黄板的直接杀虫能力没有杀虫剂强,但却能更好地控制害虫的种群稳定,降低暴发的可能性。实际生产中,黄板还能够诱杀其他害虫,降低多种害虫的危害程度。
2.3经济性状
由表7可知,2种生物防治技术处理C、D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较显著地提高整体产值,分别较CK提高3873.45、6538.95元/hm2。2种物理防治技术中,处理B在提高烟叶产量的同时略微降低烟叶质量,但整体上能够提升产值3769.35元/hm2;处理A的防治成本比CK大1.3倍,单用黄板防治会降低烟叶的产量及质量,产值降低2172.45元/hm2。
3·结论
试验比较2种物理防治技术(黄板、诱蛾灯)、2种生物防治技术(0.5%氨基寡糖素水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与常规防治之间的效果。2种生物防治技术0.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整体上与常规防治成本相差不大,但能够分别对烟草病毒病和斜纹夜蛾起到更好地防治效果,相对于常规防治在经济上能够提升烟叶质量及产量,其中0.5%氨基寡糖素水剂能提高3873.45元/hm2,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能提升6538.95元/hm2,可以很好地代替常规药剂。
使用诱蛾灯防治烟草害虫前期投入大,但覆盖面积广、使用时间长、后期维护费用低,整体成本约为常规防治的1/6;防治效果虽然没有杀虫剂直接但可以长期较好地控制害虫种群发生;由于其杀虫谱广,实际使用还能对其他害虫进行控制,相对于常规防治能够较明显提升烟叶产量,提高总产值;实际使用中不建议单独使用,适当配合药剂防治综合使用,可整体降低用药量及用工成本,提高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产量。黄板防治的成本超过常规防治的2倍;单用黄板的防治效果低于常规药剂防治;虽然可以长期控制害虫种群发生,但最终的烟叶产量、质量都低于常规防治;因此不建议单独使用黄板进行蚜虫防治,建议搭配药剂共同使用,或作为特殊防治方法,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使用。
参考文献
[1]杜志辉.苹果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2]赵树英,孙凯.物理防治有害生物的意义与前景[J].广西植保,2003(S1):37-38.
[3]高凤彦.温室害虫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3(19):24-25.
[4]严凯,宋宝安,杨松,等.0.5%氨基寡糖素AS对烟草TMV的抑制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农药,2007(4):280-282.
[5]李捷,冯丽芳.农业害虫物理防治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7(7):67-70.
[6]顾钢,纪成灿.烟草生物防治物的引入与风险评价[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9(3):179-182.
[7]吴红波.生物防治在我国烟草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6(S1):103-105.
[8]赵荣艳,杨靖华,蒋士君.烟草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22):5918-5919,5968.
[9]高聪芬,贾变桃,沈晋良.甲维盐等几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05(6):63-65.
[10]陈明艳,邵彦坡,刘德如,等.3%甲维盐微乳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药,2008(6):53-54,56.
[11]胡成志,赵进春,郝红梅.杀虫灯在我国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08(8):11-13.
[12]苏小记,王亚红,贾丽娜,等.氨基寡糖素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作用[J].西北农业学报,2004(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