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竹/棉混纺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使用代用碱固色的工艺探讨

 FEOUN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竹/棉混纺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使用代用碱固色的工艺探讨
陈林(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215009)
摘要:通过代用碱TF-221和常规纯碱对活性染料浸染固色的对比实验,测定了碱剂在染色浴固着反应中pH值的动态变化值。通过染色K/S值、各项色牢度、上染速率的对比实验,讨论了代用碱TF-221在活性染料染色中代替纯碱作为固色剂的作用效果,并测定两种工艺染色后织物的强力变化,找到合适的固色工艺。实践证明:代用碱TF-221完全可以代替纯碱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对竹/棉混纺织物染色时的固色,其固着浴pH值稳定范围符合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可以获得与使用纯碱相当或高于的K/S值和染色牢度,且上色缓慢,起到匀染作用;染色后织物的强力无明显下降。
关键词:竹/棉纤维;活性染料;代用碱;K/S值
中图分类号:TQ6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79(2014)01-32-04
竹纤维取材于天然的竹材,竹子的固有结构注定了它有着许多天然的优良的特性,而竹子的生产成本低廉,加之我国的竹资源丰富,因此,近年来竹纤维得到人们的大力开发应用。经研究发现,竹纤维纺织品比棉纤维纺织品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有良好的吸湿、导湿性,放湿性高于棉纤维,具有吸湿快干性能;另外,竹纤维的抗菌性、抗紫外线性能也优于棉、麻等纤维。但较之竹纤维,棉纤维更柔软,光泽更柔和,透气性更好,将竹、棉混纺能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因此,近年来竹纤维和棉混纺纤维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内衣、床上用品。竹纤维和棉纤维在化学结构上同属于纤维素纤维,染色的上染机理基本相同,但容易产生色花,所以染色时须选择上染曲线相同、工艺条件适应范围广的染料。经研究,选择双异型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较为理想,据此,本文选用汽巴克隆黄FN-2R(CibacronYellowFN-2R/C.I.活性黄206)、汽巴克隆红FN-R(CibacronRedFN-R/C.I.活性红238)、汽巴克隆蓝FN-R(CibacronBlueFN-R/C.I.活性蓝235)进行染色。
纯碱是常用的活性染料固色碱剂,固色效果好,但存在用量大、化料不方便(热水)、易结块堵塞管道等缺陷,而代用碱TF-221本身就是液体,无需化料,操作简便,上色又缓慢,所以匀染效果好,且由于用量少,固色后用少量的水就达到清洗目的,也不必酸洗,这样既降低成本,又有利于环保,可以说是既低碳又经济的生产工艺。本文即选用代用碱TF-221作为固色剂,对竹/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比较常规纯碱工艺,找到合适的代用碱TF-221固色工艺。
1·实验部分
1.1材料与药品
织物:竹/棉混纺织物(50/50)。
染料:汽巴克隆红FN-R、汽巴克隆黄FN-2R、汽巴克隆蓝FN-R。
固色碱剂:代用碱TF-221。
其它试剂:元明粉(工业)、匀染剂平平加O、ZJ-RH18皂洗粉(广州庄杰化工科技公司)。
注:代用碱TF-221(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物化性能:
主要成分缓冲有机碱复合物
技术指标:
外观淡黄色至棕黄色透明液体
含固量(%)≥40.0
pH值(1%水溶液)11.0~11.5
溶解性易溶于水
1.2仪器
pHS-3精密酸度计、H-24CF/1924振荡染色机、Datacolor-SF600测色配色系统、722型分光光度计、Y571BC染色摩擦牢度仪、SW-12A耐洗色牢度仪、LFY306汗渍色牢度仪、YG611L日晒气候色牢度仪、YG(B)026D-250型电子织物强力机。
1.3性能测试
1.3.1碱剂在染色浴固着反应中的pH动态变化值的测定
1.3.2染色深度
用Datacolor-SF600测色配色系统测定染色试样的K/S值,K/S值越大,得色量越高。
1.3.3各项染色牢度
用上述各牢度测试仪测定染色牢度,用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级。
1.3.4上染速率
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试。
1.4染色工艺
(1)常规工艺处方
染料(o.w.f.)2%
平平加O1g/L
元明粉25g/L
纯碱15g/L
浴比1∶30
皂煮处方及条件
ZJ-RH18皂洗粉0.2g/L
皂洗温度60℃
皂洗时间15分钟
浴比1∶30
(2)代用碱TF-221工艺处方
染料(o.w.f.)2%
平平加O1g/L
元明粉x
代用碱TF-221y
浴比1∶30
皂煮处方及条件
ZJ-RH18皂洗粉0.2g/L
皂洗温度60℃
皂洗时间15分钟
浴比1∶30

1.5测试结果
1.5.1纯碱在染色浴固着反应中pH值的动态变化值
以汽巴克隆红FN-2R为例,测定碱剂在染色浴固着反应中的pH动态变化值,分别见表1、表2。

从表1可知,固色反应后pH值降幅为0.12,从表2可知,染浴固着反应前后的动态pH值变化值最大是0.21,最小是0.09,平均降幅为0.13。
由此可见,碱剂TF-221和纯碱的pH值动态变化值相近,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其pH值稳定范围符合活性染料上染条件。
1.5.2碱剂TF-221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碱剂TF-221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及与纯碱工艺的比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使用碱剂TF-221固色时,K/S值随碱用量增加而增加,当用量为2.5g/L时,试样的K/S值与纯碱工艺相当或略高,用量再增加,K/S值反而有所下降。这是因为碱剂用量过大,染料发生水解,失去与纤维的结合力,使染料的固色率下降,故K/S值降低。
1.5.3元明粉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元明粉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及与纯碱工艺的比较,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试样的K/S值随元明粉用量的增加而增高,当用量为25g/L时,K/S值与纯碱工艺接近,此后趋于稳定,变化不大。
1.5.4固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固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及与纯碱工艺的比较,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60℃时,试样的K/S值最高,并与纯碱工艺相当,当温度为80℃时,K/S值反而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引起染料水解程度加剧,固色率降低。
1.5.5固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固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及与纯碱工艺的比较,结果见表6。

由表4可知,试样的K/S值在固色时间为30分钟时最高,并与纯碱工艺相当,再增加固色时间,K/S值略有下降。
1.5.6纯碱工艺与碱剂TF-221工艺对上染速率影响的比较
以汽巴克隆红FN-R为例,碱剂TF-221的用量2.5g/L,元明粉用量为25g/L,固色温度为60℃,固色时间为30分钟时,比较两种工艺的上染速率曲线,结果见图2。

从图2可看出,使用碱剂TF-221固色时,固色率上升较纯碱慢,说明其匀染性优于纯碱工艺。
1.6各项色牢度测试
以汽巴克隆红FN-R为例,碱剂TF-221用量为2.5g/L,元明粉用量为20g/L,固色时间为30分钟,固色温度为60℃,染色后测得两种工艺的各项色牢度值见表7。

从表7可知,使用碱剂TF-221固色,染色后织物的各项牢度略高于纯碱固色工艺。
1.7织物强力测试
由于竹纤维不耐强碱,并且湿处理牢度低,因此在选用固色剂时因考虑其对竹纤维强力的损伤因素。
以汽巴克隆红FN-R为例,碱剂TF-221用量2.5g/L,元明粉用量为20g/L,固色时间为30分钟,固色温度为60℃,染色后测得两种工艺的织物强力如表8。

从表8可知,经碱剂TF-221固色染色后,织物的强力较之纯碱工艺有轻微的下降,可以忽略不计。
3·结果与讨论
(1)在活性染料浸染竹/棉混纺纤维中,完全可用碱剂TF-221代替纯碱固色,其最佳工艺为:固色碱剂TF-221用量为2.5g/L,元明粉用量为25g/L,固色温度为60℃,固色时间为30分钟。
(2)最佳工艺中使用约为纯碱的1/6量的代用碱剂就能达到常规纯碱工艺固色的K/S值,且各项染色牢度接近或优于常规工艺。
(3)从上染速率曲线得知,新碱剂上色较之纯碱缓慢,同时能达到纯碱的固色率,这样有利于染料在纤维上的匀染,所以它的匀染效果要优于常规碱剂纯碱。
(4)经测试染色后织物的强力变化,使用代用碱剂固色的染色后织物的强力无明显下降。
(5)由于代用碱剂使用量少,故染色后易清洗,也不必酸洗,由此节约了水能,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又由于其本身就是液态的,不必像纯碱那样加热溶解,更节约了热能,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更有利于环保,是一个低碳经济的活性染料固色工艺。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史丽敏贾秀萍,等.B型活性染料对再生竹纤维染色性能探讨[J].针织工业,2006,(8):51-52.
[2]闫红清.竹纤维织物活性染料中深色染色工艺研究[J].山东纺织科技,2010,(2):25-27.
[3]张鹏,夏建明.竹纤维的性能及染整加工[J].针织工业,2006,(6):38-40.
[4]黄冠辉,于雪生.竹纤维针织运动面料的开发[J].山东纺织科技,2010,(4):17-19.
[5]唐孝明,叶皓华,杨永辉.竹纤维织物染整工艺研究进展[J].福建轻纺,2009,(3):39-42.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